正文 第109章 往事知多少 (第1/3页)
季风吹起,是时候回国了,所有的明军与相好的女子依依不舍,最好卢德宁道:“诺娃,不如让他们每人带一个回中国。”
诺娃踌躇了很久,最终同意了,但三条船,也没办法搭乘这么多人,最后明军士兵只好抽签,没抽到的真是哭得柔肠寸断,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挥泪告别。
三条船沿着来路往回走,先是横渡大洋,到达非洲西海岸,沿着海岸线向东,绕过好望角的时候,突然遇到飓风,如山一样的大浪扑面打来,众船努力前行,惊呼声一片,卢德宁连忙派人寻觅港口规避风暴,最后驶入一个港口(后来的伊丽莎白港)躲避风雨。
但这个港口实在不是躲避风雨的好地方,卢德宁急忙下令靠岸,要求众人拿好能携带的东西,紧急上岸,又有士兵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把船上物资搬到离海比较远的岸上。
众人用几匹五花马,驼着海图文书等重要资料,各人拿着部分生活物资,先向内陆进发,其它东西放在岸边,等风平浪静再回来寻觅。幸运的是不久即发现一个天然避风雨的山洞,众人点起火,驱赶了野兽,这才有个安身的地方。幸喜没有人员伤亡,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飓风连刮了三天三夜,方才平息,卢德宁等回到海边一看,不由大吃一惊,连呼“苦也”,三艘大船,二艘被风浪抛到岸上,船身木板碎裂;一艘已沉没,只留下一截桅杆露出海面。
没奈何,众人只好暂时逗留,试着修复海船。船工只是维修工,换块木板还可以,叫他造船,确实是无计可施。众头领商议一段之后,决定派遣没有老婆的500人,沿着海岸线向北走,可抵达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向当地国王求救。
考虑到此去求救,有万里之遥远,不是一月半月的事情,卢德宁也做好了长久的准备,在求救队伍走之后,开始开辟良田,好在从中美洲带回来玉米、土豆、番薯等种子。
在广种水稻的同时,也种下了玉米、土豆、番薯、西红柿等作物。卢德宁又派人天天在海岸线上观望,但有帆影,就点燃火堆,升起浓烟,发出求救信号。
冬去春来,三年已过,前去求救的队伍没有任何回音,在海岸边等着有船经过的,也没有持到一片帆影。倒是明军村落里增加了二三百小生命。
明军官兵的印第安老婆真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婆,什么活儿都抢着做,看小孩,做农活,样样精通。倒使明军官兵做大老爷都做得不好意思。
卢德宁心想这不能干等,于是跟众将领一商议,进山砍树,锯板,企图造一艘海船出来。转眼又是二三年过去,历尽艰难,一艘海船终于造出来了,只是大家都明白,这个船,可能抵抗不了海浪,一是没有专业造船人员;二是整艘船几乎没有铆钉,有的只是3年前被风浪毁坏的船取下来的钉子,很多早已锈蚀斑斑,从中挑出好的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