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圣诞老人的新形象 (第3/3页)
“先生们,通讯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事业,而且方兴未艾,我提请各位董事注意,1882年上半年,我们会完成在美国的布局,1882年下半年的董事会上,我希望有人提出到欧洲发展电讯的提议。”
“再次提醒各位注意:我们挖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金矿。先生们,请握紧你手中的股票!”
……
尼日利亚三角洲工业区传来了消息,榨油城和肥皂厂的基建工作差不多完工,询问设备何时运输过来?
陈承宇这才想起肥皂香皂厂的设备还没有研制。原来是想设计一条自动生产线,想到尼日利亚众多的平民百姓,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前期还是以落后的手工为主的生产工艺。
第一步生产皂基。这一步是利用榨油厂的下脚料或是油渣,跟氢氧化钠反应生产出皂基。化学原理是通过皂化和盐析生产皂基,整个过程都在加热锅里完成,这个和生产青蒿素的设备差不多,一口大水池,固定几口钢板制成的圆形锅。
锅炉出来的热水流入大水池中流过圆形锅后,在另一端被抽回锅炉回热。这样保证了圆形锅内的温度控制在60℃至75℃。圆形钢锅的上方安装有电动搅拌器。
第二步是成品的生产,设备同上。把皂基和植物油、氢氧化钠、松香等原料放入加热锅内,不断加热、搅拌,把融化后的皂液取出倒入方形铁箱中,加入泡花碱,如果是生产香皂再加入香精,不断搅拌方形铁箱中的皂液,混匀后冷却凝固。
第三步:切块、打印标志、上包装纸、装箱、出货。
就这么简单,但是在1881年,还没有大规模生产香皂和肥皂的工厂。陈承宇把肥皂厂定位为劳动力集中的工厂,产品分为美英级、尼日利亚级。
美英级别的香皂肥皂,就是高档货,用料讲够、包装豪华,售价不菲,专门出售给美、英、法、德等国家;尼日利亚级的香皂价廉物美,销往巴西、中国、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
售给收入不高国家的香皂、肥皂,越廉价越好销,这就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降低哪些原料的成本呢?陈承宇想到了氢氧化钠,生产中用量极大。
想要降低香皂肥皂的生产成本,只要通过自己设厂生产氢氧化钠就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话说这个时代的氢氧化钠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出来的香皂肥皂,成本相应提高。
由氢氧化钠,又想到氢氧化钠的另外一个用途——造纸。自己在巴西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现在那边正在生产枕木,每天光是枝枝杈杈的边角料,就丢弃无数,这些下脚料,正是造纸的原材料。想到造纸,第一个想到的是卫生纸,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物品。
由卫生纸又想到卫生巾,后世要到1921才出现,卫生巾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十大发明之一,自己要提前发明出来,解救天下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