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娱乐事业 (第2/3页)
这种惬意很快结束了,蓝鲸1号飞艇飞行了25小时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两洋运河施工工地。飞艇落地后,氦气抽入钢瓶中,鱼网丝布拉紧,飞艇上面巨大的气囊不见了,飞艇变身一只大“盘子”,不过中间还是有些“凸”起,这是为了方便排水,看上去更像是一只巨大的金元宝。
这里的水泥窑石灰窑正在紧张修建中,萨利纳克鲁斯的防波堤正在向海洋方向填泥过去。运河开凿也在加快,正在提速中。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从山洞中留出来的鱼没有减少的迹象,搞得杜克超市和运河工程全体员工,发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中财。
记者们已经深入施工一线,在基层了解两洋运河的施工进度情况,听说准备开辟一个飞艇航线,往返于大西洋的夸察夸尔科斯、太平洋的萨利纳克鲁斯港口,运输物资和人,非常有兴趣,问了很多问题,陈承宇详细做了回答。
第二天一早,从两洋运河工地返程,第三天早上就回到了波士顿。陈承宇下令同时开建两艘蓝鲸号飞艇。按照序列,起名当然是蓝鲸2号和蓝鲸3号。
当天晚上之后的近几天各大报纸,均报道了杜克集团公司的有关近况:
《杜克实验室飞艇将于今年四月份开始环球旅行,七月份将搭乘科学家到北极考察》——《芝加哥报》;
《杜克公司将用飞艇运输物资,往返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太阳报》;
《梦幻的飞行,奢侈的旅游》——《华`盛顿特区报》;
《3800公里,25个小时,人类进入高速运输时代》——《美洲报》;
《在八千英尺上空唱歌跳舞》——《妇女独立报》;
《Discotheque,一种新的舞蹈的兴起》——《美洲青年报》;
《年内两洋运河将迎来首次收入》——《华尔街商报》;
《探秘两洋运河的大溶洞:大得无法想象》——《人与自然报》;
……
报刊上各种关于杜克公司的新闻报道普天盖地,扑面而来,在热闹了一阵之后,杜克实验室正式宣布将于1882年4月10日进行付费式环球旅游,每人400美元,伙食另计,飞艇上生活设施齐备,将提供卧室、泳池、餐厅、演艺舞台、观景窗、咖啡厅等生活、社交设施。游客仅限80人。
让杜克实验室惊喜的是,不到半个月,80人名额已满。
陈承宇听到消息不由大喜,心想每个时代都有有钱人,不同的是在这个时空,将由我主导有钱人的生意。把环球旅行做好,是打响豪华生意的第一炮。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呢?
陈承宇陷入了沉思之中。
想到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夜生活,环球旅行的时候,晚上局限于飞艇小小的空间里,估计会更闷。提前引入后世的娱乐元素也是一种解决方法。陈承宇拿起笔,写下乐队名称:梦之岛乐队。人员:架子鼓手1名、长笛手1名、电吉它手1名、主唱1名、舞蹈6人。
陈承宇按电铃叫格兰小姐进来,嘱咐她派出几组人去酒吧等地方去寻找上述的几种人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