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一个强国的诞生 (第2/3页)
年不管怎么忙也要回去一趟了。陈承宇感叹了一声,翻了番手头上的几份报纸,给中国人说话的文章很少,反而是普通民众有二十几处地方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的排华法案。
陈承宇看到了杜克工业园的游行示威消息。可惜了杜克企业成立时间太短了,中国人的朋友还是少啊,纵观美国上下,没几个是中国的朋友:浦安臣算一个;上届总统格兰特将军也算一个;马克•吐温也算一个……
想起上届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悲惨下场,陈承宇心想:既然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那肯定是要帮扶一把的。话说这个时代的美国总统,还没有退休金,前后有6名美国退休总统死于贫困,他们在任上连薪水也要花一部分在公职上。格兰特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1880年,格兰特将军卸任总统之后,环游世界回到美国,当上了美国墨西哥州南方铁路公司董事长的职务,靠名声募集修建南方铁路的资金,结果于1884年破产。不服输的他从儿子的岳父手里借到10万美元,与人合伙做华尔街经纪公司,却被合伙人卷款潜逃。于是彻底破产,一贫如洗。
好友马克•吐温建议他写回忆录,并表示愿意支付20%的版税,还预支25000美元,真是雪中送炭,救了格兰特之急。1884年他正写作之时,他检查出喉癌,面临死亡威胁,但是如果死了,妻子将失去生活来源。
这迫使他不得不忍着伤痛、夜以继日的写作。终于在他死去前4天,两卷本回忆录完成了。1885年6月23日,格兰特离开人世。这两本回忆录在格兰特死后出版,获得45万美元稿酬,由他的妻子继承,格兰特终年63岁……
陈承宇唤过身边的一个摩门教传教士,小声吩咐他如此如此……
当天晚上,陈承宇和陈信达等一行人,乘坐飞艇,从波士顿直航“杜克-大禹工业基地”,直线距离15400公里,实际行程17200公里,连续行驶了102小时,安全到达东加里曼丹岛的杜克-大禹工业基地。
此时轩辕联邦共和国的大生产劳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春耕生产前要种完200万亩油棕林,200万亩橡胶林。这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这两种树不赚钱了,巴西的橡胶林和尼日利亚的油棕林,很多人去亲眼看过,被上万平方公里的规模吓了一大跳。
到目前为止,加里曼丹岛上已有二十多万达雅人下山,认宗归祖,承认是华夏苗裔,归属轩辕联邦共和国。钱文忠按照陈承宇的指示,建立了达雅人定居点,修建了几百间学堂,给他们上课。
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地理历史,教导说汉语,和来自国内的移民一起过中国传统节日。效果非常不错,最少没看到达雅少女祼奶了……
仍有源源不断的达雅人在下山。
轩辕联邦共和国有了青蒿素厂、电话机厂、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