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南美洲大隧道 (求订阅) (第2/3页)
陈承宇把两封电报放在一起,看了一遍,两封电文说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继美国之后,澳大利亚也蠢蠢欲动了,准备实施排华浪潮。
实际早在1880年,澳大利亚就在悉尼召开了五个殖民地(五个州)会议,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帕克斯呼吁各殖民地一致行动起来,由限制华人进入澳大利亚,上升到禁止华人进入澳大利亚。
会上只有西澳总督和南澳总督不同意对华人设置限制。
西澳总督威士逊•乔治心里愤愤不平:“你们治下的地方不是出产黄金,就是可以养羊,经济蒸蒸日上,我西澳大部分是一片荒漠,既没有黄金出产,也没有大片草地养羊,如果不是,发明家杜克•陈先生买了一幅地,得到130万美元,我们州府开支都成问题,你们这帮人真是饱汉不知饥汉饿。”
(没多久,亲华的西澳总督威士逊•乔治被撤换了。)
尽管五个殖民地,三个赞成、二个反对,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白澳政策”还是贯彻了下来。其中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惨案,但是华人与白人却是摩擦不断。
杜克公司在澳大利亚的两块土地:埃斯偑兰斯52,740平方公里,莫韦尔镇240平方公里,因为有了杜克实验室这个金字招牌,以前暂时没人敢惹。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杜克公司与美国闹得不痛快,澳大利亚也本着落井下石的想法,要对杜克旗下的两块土地动手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动手,打头阵的肯定是洋流氓。
如何既使出头的洋流氓丢脸,我们又没有一丝一毫损失呢?陈承宇在苦苦思索。
陈承宇分别给尼日尼亚各华人聚居区、亚马逊河流域华人聚居区、图巴朗华人聚居区发去电报、南非香格里拉城,号召各个聚居点,把过多的非洲猎狮犬捐献出来,送给位于澳大利亚的两个华人聚居区,他们正面临着生命威胁。
电报上还给亚马逊河的巴西杜克橡胶基地负责人一个负责,抽出30名非洲猎狮犬的驯养人,暂时抽调到澳大利亚去。
陈承宇又给轩辕-大禹工业区发去电报,选取一艘蓝鲸飞艇紧急升空,至各个定居点接运非洲猎狮犬。运送目的地:澳大利亚的两个华人聚居区。
陈承宇给胡修远、陈耀杰发去同样的电报:所有在澳州的华人,如没必要,不要离开定居点。不日将送来非洲猎狮犬,各定居点好好驯养,养熟之后外出要一定要带上猎狮犬。各定居点军人延长操练时间,保持警惕,如果遇到故意寻衅滋事者,可鸣枪警告,违令者直接擒下;用武器反抗者,杀无赦。
这封杀气腾腾的电报,随着电波迅速向四周扩展。当然,由于是密电,收到的只有胡修远、陈耀杰。但是轩辕国与澳州之间的冲突就从这一天开始了。双方都沿着自己设计的轨道滑行,中途也许有机会改变轨道,但都没有改变,双方继续在惯性的作用下,沿着原有的轨道,最终走向碰撞的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