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代号“X”部门 (第2/3页)
回到美国,一直没找到用武之地。这次杜克实验室招聘造船厂高级管理人员,陈承宇只是出了一个考题:说说你对未来造船的方向的认识。
陈承宇看了论文之后,二话不说,马上拍板录用了他。
陈承宇拿出船厂布局设计图,和杰克逊商谈讨论了很久,从船厂的布局、船坞多少,未来造船的方向,充分交流了意见。
原来在面试的时候,杰克逊对陈承宇的高瞻远瞩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再聆听了陈承宇对造船技术的真知灼见,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惊为天人,从此之后,一心在杜克造船厂工作,直到退休。
陈承宇又和黄家明单独谈了一会话,主要是叮嘱到任之后要注意的各种事项、细节。
“詹姆斯河河口的深水港,是世界上最理想的造船厂厂址,你看,这里不但水深可以造大型船舶,而且与大西洋相连有比较长的通道,大风大浪对我们的船坞也影响不大,建造船厂,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东家你确实找到了一个好地方。”黄家明表示赞同。
“你这次去造船厂,知道做什么吗?”
“知道啊,主要是监督洋鬼子。防止他们搞破坏。”
“老黄啊,你这是什么思想,洋人虽然强势,但是玩小聪明的还是少数,在本国,还是比较遵守契约的。你到那边之后,主要的任务是招收华人工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招收华人工人?”
“对的,据我所知,华盛*顿、纽约这一边生活着很多华人,你想办法把他们招进造船厂,勉励他们向洋人学习造船工艺、技术,明白吗?”
“东家的意思是……?”
“你其实也应该想到了,我们的人学好了技术,我们当然是离开美国,回国或在其它地方,另外建几间大造船厂。未来船舶的需求量非常大。”
“啊!”
“虽然詹姆斯河口的土地是我购买的,船厂也是我的,但是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