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6章 历史发生了偏差 (第3/3页)
跃成为世界上产油最大的国家。民用小汽车的样品已经试制出来了,杜克汽车城完成基建之日,就是汽车时代到来之时。也即将提前发明生产出来。
吹氧气技术的提前发明,炼钢技术得到提高,产量成倍增加,质量也得到同步提升。这是建设摩天大楼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一切工业的基础。
化肥也提前生产出来了,粮食单产一跃而起,在廉州府,出现了种植、加工、养殖一条龙的农业示范区,用机械化开垦良田、种田,使廉州府一跃成为产粮区。
受益的还有广西,在广西分巡道道台刘齐浔的坚持下,大种水稻、玉米、芒果、荔枝等经济农作物、树木,仅仅二年时间,广西多数地区已经是五谷丰登、仓满库盈。又修建了一条南宁至钦州的铁路、公路,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出输入,实现了脱贫。
廉州府不远的崖州府,因为石禄铁矿,还有蔬菜产业,森林产业,当地居民受益匪浅,生活水平一跃而起,位居全国前茅。
……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偏离了原来的历史。陈承宇还没有觉察这种改变。
而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也受益于全球经济技术带来的红利,变得蠢蠢欲动。他们派遣的留学生比中国还要早一年。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留学生的数量直线上升。1869年,50人;1870年,150人;到1873年,已有上千人。而这一年,中国刚向美国派遣两批留学生,才60人。
而且日本派遣留学生,不分男女,在詹天佑就读的中学,就有日本女同学。
1882年清廷向英国订制亚洲最大的军舰“定远”、“镇远”的时候,震动了日本朝野,日本因此发行1700万日圆海军公债,决定建造“严岛”、“松岛”、“桥立”三舰。并且雄心勃勃的秘密制订了《征讨清国策》,也就是后来的“大陆政策”(孙禄堂拍照回来的那份计划)。
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政治家们一方面高举皇权的旗帜,维护中央维权,一方面又全盘西化,效仿西方,把日本从政府管理、经济运作到社会文化,进行了天翻地覆的改革。
天皇率先脱下和服,穿上西服和军装;议会声称重大事件由公众讨论决定;“文明开化”成为日本人的口头禅,消防局、新闻纸、邮政局……各种西方事物随处可见。
到处有人在主张废除汉字,提倡使用英文,甚至生活也全盘西方化,提倡喝牛奶、吃牛肉,提倡和外国女子结婚以改良民族体质。
至此日本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封闭守旧的势力荡然无存,封建腐朽的空气一扫而光。形成了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掠夺的军国主义思想。
日本军国主义,一个东西方思想文化结合的怪胎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