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2章 东北黑土地 (第2/3页)
主们会造成恐慌,顺便把他们的田地收购了,再把土地全部分给人民。永久归个人所有。中华大地将再无饥荒无言。”
“当然,对于地主我们打了他们一巴掌,要给个红枣吃,全国国地的公路、铁路国家主导企业,优先给地主们入股,帮助他们从乡绅转变化为现代化的管理者,毕竟不是所有乡绅都是坏人。”
“也不尽然吧,我怎么觉得是为富者不仁,越有钱的人越坏。” 赵意民狠狠的说。
“哈哈!”陈承宇笑道:“难道你小的时候被地主家的儿子放狗咬过?”
“这倒没有,我就是觉得有钱人都不是好人。”
“那我问你,你现在是不是有钱人?你的财产至少有100亩的咖啡树和棕油树,出卖变现怎么也值2000美元,这几年地里的收成至少有1500美元的现金了吧?再加上你的薪水,你跟国内的地主比比看,谁是有钱人?”
“呃!”赵意民一时语塞,话说我还真是有钱人了。
“据我调查,只有少部分地主是为富不仁,欺压百姓,大部份是规规矩矩,只是给雇工的钱少了,但普通都是这种工价,单是一个地主也不敢提上去,不可否认,有的地主成为地方豪强,一方恶霸,欺凌老百姓,有的甚至背着人命案,这种地主肯定是要清算的。”
赵意民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这一节政治课给赵意民极大的震撼,不断思考吸收陈承宇讲话的精髓,给他以后的从政之路取得辉煌政绩打下了基础。
丽娜姑娘乘船过来了,顺便还带来了族中的20名青年,丽娜姑娘说这是保镖。陈承宇似笑非笑的看着丽娜姑娘,好象在说:你不是说你们印第安人一家亲的吗?怎么去串个门也要带保镖了。
陈承宇和达特工程师、赵意民告别。众人一起登上飞艇,向贝克斯菲尔德市的克恩河谷地驶去。
在飞艇上,陈承宇给族叔陈林,也就是燕京杜克大学校长,发去一封电话,内容是要求陈林派遣人手,到东北一带去看看有没有人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如果有,打听一下品种、亩产、种植期限。
陈承宇以为陈林只少要20多天以上才能回电报,谁知道1小时之后,就回了电报:学校有东三省的老师、学生和工友,刚才召集了100多名师生,经过询问可以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甜菜、高粱、水稻等作物,适合作物生长的季节短,每年只能种一季,其它时间是低温风雪时间。
至于水稻也有人种植,但面积较小,主要是种在低湿沼泽地,产量最高的是朝鲜人种植的水稻,亩产最高接近500斤。
陈承宇大喜,不由得额手称庆,感叹天助我也,急忙誊写了一封电报发回去:派遣可靠人手到跟种植水稻的朝鲜人接触,不惜代价向对方学习种植技术、购买他们的水稻作种子,有多少购买多少,然后成立一个东北水稻种植小组,组织一批人过去开垦良田种植水稻,积累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