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很快的节奏 (第2/3页)
,全部开成大路。
当这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凤凰城的时候,马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挖掘机、拖拉机这些东西还是新鲜事物,刚刚在波士顿发明制造出来,还没有人购买专利设厂,现在使用的也是试用品。
待看到这些家伙力大无穷的家伙,不费吹之力就把前面的小山挖平,后面跟上来的推土机几下推平,一条坦途就出现在面前。
围观的人一阵惊呼。
10台挖掘机交替行进,前面的遇到山了,留一台挖,后面的继续前行,这样效率大增,进度明显加快。
围观的人群当中,有一个人不易觉察的点了点头。
陈承宇去看了亨特大律师买的凤凰城周边的地,一片平原,土地证上说有5000英亩,离城区十多公里,在土地中间,几座大山显得十分碍眼,陈承宇走近看看这座大山,石头居多,泥土比较少。陈承宇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顺势生产红砖和水泥?
命一个保安去调一台挖掘机过来,扒开表面的泥土,看到下面的石灰石,又在不同的位置扒开,都是石灰石,这才下了最后决心。命拖拉机把一套发电机组、电线电灯若干拉过来,又叫了拖拉机拉从凤凰城拉了几十车煤过来。又命那台挖掘机就着山势,挖了十几个土砖窑。
陈承宇从当地招工一百多人,开始制作红砖。
泥土是现成的,就用挖石灰石挖出来的土,煤炭在凤凰城火车站大把、点火烧了几轮,得了十多万红砖后,用这些红砖,砌成轮窑,于是开始大生产。
用这些红砖,在砖窑附近砌了几个生产水泥的立窑。
想到立式水泥窑还没有申请专利,于是写了一份申请资料,通过邮局汇给亨特律师,让他安排人生去申请专利。
翌日,有人来拜访陈承宇。
对方自称是大西洋铁路公司的经理尚慕宾先生。好像认识的人中没有尚慕宾先生这号人吧,陈承宇猜测对方来意。
这是一个长得很平常的中年人。双方坐定后,尚慕宾先生听说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杜克实验室的主人杜克•陈,不由惊讶万分,恭恭敬敬的说:“早就听到你的大名了,今天终于见到您了。上帝啊,你这么年轻。”
双方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交谈,谈话内容多数是围绕着陈承宇的诸多发明,尚慕宾先生十分感兴趣,时时感慨,家中的儿子有一个能有陈承宇的十分之一成就,此生无憾了。
尚慕宾先生代表大西洋铁路公司采购20台挖掘机、20台铲运机、20台拖拉机、5台推土机台。
陈承宇欣然接受订单,并商定在旧金山交货。最后陈承宇问大西洋铁路公司需要枕木吗?
尚慕宾先生说到道:“十分迫切,现在是铁路建造的黄金时期,原料供不应求呢。”
双方当即定下供货合同,约定枕木也在旧金山港口*交货,规格质量等细节也一一商定。
陈承宇高兴的说道:“我们的枕木就是按照这个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