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廉州府新貌(一) (第2/3页)
式员工,半天训练,半天工作,薪酬不变。
布告一出,应者如云,招聘处天天爆满,两矿各招1600人,对外称两矿各600人,反正这些人半天工作,半天训练,外人也分不出谁是团练。
然后由从美国回来的保安,用超越时代的方式加以训练,成为精锐之师指日可待。
这正是陈承宇逆转未来的一个布局。
忽一日,陈安之收到电报清点枕木库存,又令购买果子山村临海土地,以及相邻的孤岛,陈安之与陈逸之急急骑上快马,带上几个护院,向钦州方向赶去,好在从合浦到钦州的道路已经加宽,整平,马匹行走速度加快。
俩人找到果子山村,又仔细察看相邻的一个小孤岛,发现这个小孤岛面各也很大,有一二平方公里之宽。
果子山村和小孤岛前面的水看起来很深,可以停泊海船无疑,陈安之暗暗叹服侄儿眼光独到。
他不知道这儿是后世的钦州港,可泊万吨巨轮。于是洽谈购买事宜。又招来从美国回来的勘测工,勘测从果子山村直至铁煤二矿道路,长约32公里。
勘测期间,沿途有村民问:“大人是不是准备在这里修路?”
陈安之大方回答:“是的。计划在这儿修条公路。”
村民又问:“征用田地的人家,可不可以进入工厂工作?”
陈安之回答:“当然是一视同仁。”
第二天,在煤矿休息的陈安之、陈逸之刚刚起床,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兄弟俩急忙洗漱,然后聚到工人办公室,心下迟疑不定:“难道又有山贼来犯?”
有人进来禀报外面有大批民众要找陈家老爷子。
二人孤疑,于是走到厂门,才知道这几十人原来是昨天勘测道路沿线,有田地的人家。
众人反应激烈,都极力劝说道路从自家田地经过,甚至有一乡绅,拉住陈安之的袖子,言辞切切,道路非从他家田地经过不可。
陈安之拿过勘测图一看,我晕,我这个道路去东边的,从你家田地经过,不是拐向西了?南榬北辙啊。
由于民众支持,征用田地的工作很顺利,道路很快就开工了。
5台挖掘机2台推土机进场,进展神速,这次的道路比较容易修,没有什么山岭,连山包也没有,几乎全是平地和水田。
不几日,开出一条34公里的大路来,这时候钦州桥已建好,大垌铁矿那丽煤矿已连成一条直线路,新修的这条,与原修好的煤铁路构成了一个“T”字形。从海边行驶34公里后,向左是大垌铁矿,向右是那丽煤矿。
修路期间,陈安之已安排人修筑码头,用花岗石、砖、水泥筑成大堤,墩实泥面,铺一层混凝土,一个港口终于形成雏形,按宇儿的说法,就叫钦州港。
诸事忙完,陈安之陈逸之兄弟松了一口气:准备工作终于做好了。两兄弟一个督促港口道路建设,一个督促木器厂赶工。累坏了老骨头。
不几日,远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