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曾母暗沙的由来 (第1/3页)
不久老人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些孽障,造孽啊,他们施的是绝户计,百年这后,又有谁还认为自己是华夏苗裔。”
再三询问,陈承宇一行人才明白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老人姓曾,是当年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船工的子孙后代。当年郑和下西洋,这个大纳土纳岛是海上第一驿站,建有大量营房,配有大量生活设施,船队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在这里补充给养、休整、检修船只、换衣洗澡剃须等。
1433年,明朝船队最后一次下西洋。
回到中国后,船队官员上奏朝廷,请求是否放弃“万生石塘屿(大纳土纳岛)”,明宣宗皇帝批准驻守,赐字“万生屿,安不纳”,意思是在万生屿驻守,不用交纳赋税。
此后,以曾沅芳为代表的一干船工,带着皇帝手谕及各自家眷在安不纳岛上住了下来,一直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为纪念和感谢皇恩,驻岛人员又管“万生石塘屿”叫“安不纳岛”。
曾沅芳的妻子活到90多岁,因贤良子孝、积极教化百姓,在当地一直享有极高荣誉,逝世后被尊为“曾母”,人们还以她的名誉,将“安不纳群岛”西部的那组岛屿,称为“曾母西群岛(印尼称‘亚南巴斯群岛’)”,也是著名的曾母暗沙名称的来历。
现在岛上有华人近万人,除了当年明朝船工的后代之外,还有明末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的后代;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的后代。
这些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披荆斩棘、开荒垦田,进一步开拓扩建,把这里建设成为一方乐土,安不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在安不纳岛建立王国,自任国王,名震一方。
后来,张杰绪去世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占领了“安不纳群岛”
荷兰侵略者来了之后,把岛名改为“纳土纳”岛,开办学校,教授英语,试图截断华人与汉文化的联系。这位老人就是因为一时气愤,与荷兰人论理之后,低血糖昏厥。
陈承宇久久不语。曾姓老人邀请陈承宇一行去村庄坐一坐,看一看,陈承宇答应了。大概走了几百米,就到了曾姓老人所住的村庄。
在路上陈承宇一直注意一个青年,在老人讲纳土纳岛的历史的时候,时而愤怒,时而悲伤,真性,真汉子。问其姓名,答曰:梁路义。
陈承宇入到村庄,看到房屋多是陈旧不堪,多年末修,村民衣衫破旧。一个学校,正传来儿童朗读英语的声音。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帮助东印度公司种植烟草为主,辅以耕种稻谷、捕鱼,少量村民到加里曼丹岛淘金。
曾姓老人邀请陈承宇在一个破旧的茶摊上坐了下来,叫人奉上茶水。这茶摊都成露天茶馆了。
众人听说陈承宇原籍广东钦州,不少原籍广东的老人,纷纷问起家乡近况。陈承宇在美国呆了8年,没回过一次家,哪里知道家乡近况。只好连连致歉,说自己9岁即外出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