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冬种蔬菜 南菜北运 (第2/3页)
到底有多大。
“明年开始,我们要建成碾米厂、养殖场养猪养鸡养鸭,把米卖到北方去,卖到美国去。粮食行业,永远不落后,不管是哪个朝代,人都要吃粮食,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粮油业。我们要修建大量的粮仓,用来储备粮食。粮食便宜的时候,我们还要去外面把粮食买回来,储藏起来,粮食贵了,就卖出。”
众乡绅频频点头称是。
“刚才所说的粮食生产计划以及配套的粮仓、养殖场等,我们统一称这为‘后稷工程’。”
“好!好!……”众乡绅纷纷叫好。
后稷——也叫姬弃,尧舜时期掌管全国农业的官员。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后稷很小的时候,就爱好种植树木农作物。长大之后,爱好耕种做农活,能够根据土质种相应的农作物,周围的民众来学习他的方法。后稷被当时的尧帝推举为“农师”,后来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古邰城(今陕西武功县)。中国民间尊称为农神。
“后稷计划,从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算开始执行了,会议过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一、在合浦城外购买一块旱地,地址就在靠近向北海方向的路边,且地势稍高的地方,成立五洲粮油加工厂,建造粮仓、碾米厂。这个粮仓稍后我有图纸给执事之人,碾米机将从美国运回来;”
“二在合浦至北海沿路,大力垦荒,今年年底至少开垦一百五十万亩良田,明年垦荒面积要增加二倍,发扬我们南方双季水稻的优势,把米卖到全世界去。农场内要建设猪场,碾米剩下的谷糠碎米等全部喂猪,猪粪还田,形成良性循环。明年,将从杜克实验室农业组派遣技术员过来指导农业生产。”
“马上还要着手做的,还有一个‘南菜北运工程’,所谓的南菜北运,就是把在南方种出来的菜,运到北方去销售,八月份就要播种育苗,晚稻收割后,马上种上蔬菜,要多种耐运输的辣椒、番茄、青瓜等蔬菜品种。收获的时候,正是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肯定能卖得好价钱。”
“我提议从在座的叔伯中选两位出来,分别负责筹建粮油加工厂和农场,我们称他们为经理。”
众乡绅大喜,这是财路啊!吃过洋墨水的人就是有门道。众人七嘴七舌,不一会就推举出乡绅苏志清任农场总经理;乡绅王志红为粮油加工厂总经理。
“最后说一个投资计划。”陈承宇喝了一口茶。瞬间,会议室里静了下来,丢一根针估计都听到“叮”的一声响。众人竖起耳朵,唯恐漏掉一个字。
陈承宇“财神”之名,随着蜂窝煤和蜂窝煤炉的传开,不但在廉州府、两广一带,就连上海燕京,已是声名赫赫,传说此人年纪轻轻,却已家财万贯,若是有缘,得其亲自指点一下,垃圾变黄金,乞丐变富翁啊。
“此次还乡,路经崖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