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2/3页)
把挖掘机上的勾斗拆下来,换上凿岩机,就能移动工作。考虑到效率问题,安装了几台双联和三联的液压凿岩机,同时钻二个或三个孔。
针对不同的需要,又设计出小型手持式液压凿岩机。可以用来对付比较小的岩石,无须开动庞大的机械。
最迟出成果的是行走式破碎机。破碎机采用了反击锤式的原理,在动力的带动下,转子高速旋转,石头进入破碎机中,遭受到高速回转的锤头的冲击而破碎,同时物料相互撞击,遭到多次破碎。
小于筛孔的物料,从间隙中排出,较大的物料在筛条上再次经锤头的冲击、挤压而破碎,物料被锤头从间隙中挤出,从而获得所需粒度的物料。
反击锤式破碎机并不复杂,但是有2米高,2.1米宽、1.8米长,自重接近10吨。装在履带式行走车人,配上150匹马力的柴油机,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就是个庞然大物。
第一次运送巴西的机械有:行走式破碎机2台、自行式液压凿岩机3台、手持式液压凿岩机10套、岩石劈裂机3台。随船运送2000吨柴油,2000吨桐油和高压锅炉(用于亚马逊河生产枕木防腐用,枕木防腐采用高温高压注油式)。
半个月后又送去行走式破碎机5台、自行式液压凿岩机5台、手持式液压凿岩机10套、岩石劈裂机6台。
此时朱雀号运输船运送柴油、玄门号和青龙号运输船运输钢轨先后到达巴西,卸下货物后,均运送油棕树苗回崖州昌江,加里曼丹岛的金沙洲(坤甸)。
钦州又有6000多移民抵达巴西,被安排到圣卡塔琳娜州的图巴朗煤矿和咖啡基地。接到电报之后,陈承宇马上发电报叫陈晓派出100名从事橡胶扦插育苗的员工,到图巴朗去做师傅。
此时图巴朗的育苗大棚已经建好20个,共200万平方米。在橡胶基地来的80人带领下,3000多名劳动力上山——这是张山按照陈承宇的叮嘱购买的2000公顷咖啡园,张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陈承宇买咖啡园林,据说是用来育苗的,可是也太不靠谱了吧——
选取咖啡树上的枝杈,用镰剪刀剪下来,修理剩下不多的叶子,放进桶里浸泡,说泡是的“生根水”,这也能太扯了吧!从来没听说过这样育苗的。
浸泡了半个小时,一桶树枝就取出来,用块雨布包住根部,然后放上拖拉机,拉到育苗棚,棚里有1000多移民,在20个橡胶基地来的师傅教导下,进行扦插。
插入沙里就能生根?张山是不信的,其实刚开始在橡胶基地,也没有人信。但是一个月后,当看到原来缺叶少芽的枝条变得郁郁葱葱,用手抓住树苗,轻轻向上提,原来是光秃秃的枝条,现在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的根须,所有人都把陈承宇惊为神人:这什么情况?这样就真的长根了?
1881年1月30日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几天燕京大学、钦北地区、崖州杜克合作地、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