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锻天机之春秋无义 > 第443章,名为贺喜,实为送丧。

第443章,名为贺喜,实为送丧。

    第443章,名为贺喜,实为送丧。 (第1/3页)

    “小侄见过叔父!”巴千里待郑化年下马后一改之前不快的脸色迎道。

    未及言谈,先怎其笑,这是郑化年标志性的交际特征。

    郑化年大笑后一把抓住巴千里手腕,欣喜道:“自今日起,侄婿与我便是一家人了,你我无需客气多礼,老夫所在郑氏能够与巴氏喜结姻盟,实乃我二族百年之幸。”

    巴千里闻言腹诽道,自己一族与郑氏宗族以往并不是没有过姻亲关系,相反二族子弟联姻之事每隔两三年便会有一桩,只是以往都是小宗子弟之间的姻亲,从无大宗与大宗结亲的先例,之所以会有此不成文的规定,是为了杜绝强大的外戚窥伺巴氏掌国之位。

    试想一下,国君的娘舅家太过强大,而国君若一直孱弱,又被其母裹挟,就很容易产生篡国之危,而郑氏一族乃巴国第二大宗族,两族联姻,其害无穷。

    巴千里之所以不中意这门亲事,有违祖制是其主要原因。

    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违制的婚事,其实, 巴千里也能想得出原因, 无非是远在巴国平都的那一干昏庸族佬,被郑氏游说腐化而致,自己年迈多病的父君耐不住软磨硬泡,才做了错误决定。

    只是巴千里实在不明白, 郑氏明知道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祖制, 他们为何还要极力促成二族联姻,难道他们真的以为仅凭一个女子就能扰动巴氏国主之位?

    显然巴氏不会做这瓜田李下被人猜疑之举, 而他巴千里也不是那种依让人摆布之人。

    那么郑氏此举到底为何?

    “有劳叔父今日亲自送亲, 届时席间小婿定要与叔父多饮几杯。”

    “侄婿有邀,老夫岂敢推辞, 今夜不醉不归!”郑化年稍显矮胖的身材, 笑起来一颤一颤的。

    “在下听闻苴阳君有君子之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来,请!”

    务相桨游说完分开人群, 引苴阳君入府, 其余担抬贺礼之人, 鱼贯而入。

    酉时七刻, 这时给巴千里贺喜的宾客陆续而来, 已经坐满了礼堂众多枳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向郑化年来道喜, 可见郑化年在枳城的名头比巴千里还要响亮。

    随后郑化年与巴千里又围绕着剑谈了许多, 期间前者一直旁敲侧击询问巴千里巴国的镇国之剑的下落, 巴千里虽没有明说, 但却隐晦的透露该剑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