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铸剑东南-最高决策与战略定调 (第2/3页)
其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反应迅速,具备对我登陆船团、滩头阵地甚至后方集结地域进行高强度海空打击和封锁的能力。
其介入的时机、方式和力度,是决定战役成败的最大变数!”
………
“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客观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遥不可及!
研究组认为,在充分准备、周密筹划、倾举国之力、并运用超常智慧和勇气的条件下,存在可行的成功路径。
其核心在于:集中绝对优势,创造局部绝对优势,以雷霆万钧之势,达成速战速决!”
加速新型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特别是大型两栖攻击舰/登陆舰的建造、购买(可能的秘密渠道)和改装!
不惜代价扩充海军主力舰艇和登陆舰艇数量。
列装足够数量的先进战斗机(三代机及以上)、轰炸机。
储备海量精确制导弹药和常规炸弹。
建设更多前线机场,提升持续作战能力。
………
李云龙的汇报结束,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激烈的辩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一位资深的老帅眉头紧锁,指着幕布上巨大的伤亡预估:
“十万人!甚至更多!云龙同志,这代价…太沉重了!
都是我们最优秀的子弟兵!
我们…真的承受得起吗?国际舆论会怎么看?国内民心…会不会动摇?”
主管外交的同志则更关注外援风险:
“域外强权的决心,真的能被‘速胜’吓退吗?
如果他们孤注一掷,我们是否有应对全面冲突甚至升级的预案和底气?
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可能引发的是全球性的地缘政治风暴!”
支持者则态度鲜明:“这一仗,晚打不如早打!
再拖下去,敌防御更固,外援更强,代价只会更大!”
“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彻底解决宝岛问题,砸锅卖铁也要打!”
争论的焦点,最终汇聚到那个核心的矛盾上:
我们是否愿意为了这个目标,去承受那可能高达十万人以上的惨烈牺牲,至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巨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