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撰写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 (第3/3页)
点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仿佛给了他新的力量:
“老赵,你说得对!咱不能光写怎么打胜仗,怎么当英雄!
更得写那些牺牲!写那些惨痛的教训!
写咱们犯过的错误!写咱们看着战友倒下时的心如刀割!
写清楚,胜利从来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是用命拼出来的!是用血换来的!
要让后来人明白,军人的荣耀背后,是如山如海的责任和牺牲!”
有了老搭档的肯定和开解,李云龙的心境似乎开阔了一些。
他重新戴上老花镜,拿起笔,不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宏大的叙事,而是用最朴实、最直接,甚至带着他特有“泥腿子”风格的语言,忠实地记录下那段波澜壮阔、血火交织的岁月。
他写长征路上的草根皮带,写晋西北的“李家坡”式土工作业,写“没良心炮”的怒吼,写骑兵连悲壮的冲锋,写敌后武工队的机智…
他写旅长“打劫”电话的无奈与智慧,写和丁伟、孔捷“晋西北铁三角”的吵吵闹闹和生死相托…
他写根据地老乡省下的口粮,写担架队大嫂布满血泡的肩膀,写儿童团员警惕的眼神…
他更写自己对现代化战争的思考,写对装备落后、后勤短板带来巨大牺牲的锥心之痛,写对未来军人必须“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殷切期望!
书房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也如同历史的低语。
窗外,秋阳正好,将老人伏案疾书的身影拉得很长。
斑驳的光影中,仿佛有无数的身影在默默注视…
李云龙写着,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笔沉思,时而老泪纵横。
他在用笔,与那些逝去的战友对话;
他在用文字,为共和国的历史留下最真实的注脚;
他更在用一颗滚烫的心,为未来的军人,点燃一盏不灭的精神灯火!
这部《我的战斗生涯》,不仅是一位传奇将军的个人史诗,更是一部用血与火铸就、承载着民族记忆和军队魂魄的厚重史书。
当最后一笔落下,它所承载的暮年的荣光,将超越个人的功勋,化作照亮强军之路的永恒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