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105章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

第105章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

    第105章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 (第1/3页)

    “想不到一个洛阳城附近居然也能埋葬这么多历史名人的坟墓。”

    “唉,果然是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他们生前都不知道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结果死后仍旧逃不过生命限制,尘归尘,土归土。”

    “好歹他们还能名留青史,有人祭拜。咱们死后才是真成一捧黄土,无人记得。”

    “我都已经忘了自己爷爷叫什么了。”

    “不行,我们生当如此盛世绝不能就这么籍籍无名!你要出名闯出一番大事业来,无论是当将军、商人、诗人都好!”

    各朝时空的古人们看着天幕上发出的一张张祭祀图片,更加坚定了自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决心。

    否则的话,等自己百年之后将无人祭拜,甚至连坟墓都会变成一座荒野孤坟,就算后世有人发现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痕迹中。

    ……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槽点过多!全程高能!】

    新的视频标题一出,立即引来了无数观众的好奇心。

    因为但凡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谁不知道那个“君不疑臣,臣不负君”的诸葛亮?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一直被历朝历代的国君与文人雅士颂扬到了现代。

    哪怕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也有不少诗人对他的功绩赞扬不已,用诗词来纪念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唐·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宋·陆游。

    无论是君王拜相还是文人墨客谈起诸葛亮时无不是钦佩,甚至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抬高了“诸葛”这个姓氏,但凡有人听到“诸葛”这个姓氏时,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哪怕是套上了那些诸葛梨花、诸葛富贵、诸葛大力的土鳖名字。

    旁人也会选择先相信再质疑,也会觉得你有可能是大智若愚!

    在他出现之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让他的上司、同僚、下属、百姓、政敌、对手、当世人、后世人都发自内心的赞美佩服。

    即使是从未了解过三国历史的嬴政,也对诸葛亮这个人名有所了解。

    常常能在评论区里看见别人提及。

    出现的频率甚至都不亚于他。

    多是提及他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忠贞之士,希望能够复活他,不要让他那么辛苦之类的。

    这就让嬴政感到更好奇了,这诸葛亮究竟是有多大的能耐,居然能够让后世如此喜爱?

    “寡人倒想看看他能写出个什么作品来?”

    ……

    三国,蜀汉。

    阿斗惊喜的指着天幕。

    “相父你看,这上面有你的大作哎,我就知道以相父的才华,后世怎么可能没有你的作品传世嘛。”

    阿斗兴致冲冲的指着新视频的标题。

    然而,诸葛亮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奋,更没有任何的期待,因为这新视频的标题,既不是想要解析《出师表》,也不是想要赞扬《出师表》,而是要翻译《出师表》。

    上一次文言文翻译的事件有多么离谱,诸葛亮可还记忆犹新。

    他可不认为自己这千古第一丞相的名气能够比得上那些千古一帝还要受人尊敬。

    这《出师表》,估计也会被后人翻译得不成样子吧?

    诸葛亮已经做好了自己被雷到的准备。

    【《出师表》诸葛亮/著】

    【翻译:亲爱的老师,我可以进去吗?外星人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皇帝碳酸钙三世(CaCaO3‖|)躺在酸液里,英年早逝,享年三千岁。在益州时体力很差,被歼星舰和轰炸机炸伤。】

    不出所料。

    诸葛亮用羽扇遮住了眼睛,实在不忍直视。

    这TM的都是什么鬼翻译啊!?

    跟原文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先帝英年早逝,享年三千岁!

    先帝是元婴期还是化神期?

    他要是真能享年三千岁,体力差到能被歼星舰和轰炸机炸伤,自己至于这么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吗?

    诸葛亮很想吐槽,把话骂出来。

    还是凭借着多年的的学识涵养,忍了下来。

    一旁的刘禅却忍不住了。

    父亲和相父一直以来都是他一生中最尊敬的人,如今看到他们两人都被如此污蔑,刘禅哪里还能忍受得了。

    “这帮后人太过分了!”

    “竟然把相父的大作翻译成这样。”

    抓起桌前的一卷竹简,就想往天幕上扔去。

    然而却被三步化作两步跑到了近前的诸葛亮拦住了。

    用羽扇按下了他的手。

    刘禅不解:“相父,您这是为何,难道您就不生气吗?”

    诸葛亮笑道:“陛下,正所谓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亮如若连几句恶语都容他不下,日后又怎成大器?”

    “好比那司徒王朗,虽称满腹经纶,却是鸡肠鼠肚,昔日甚至扬言要仅凭几句话语,便劝说亮归顺于魏,结果还不是被亮骂得栽于马下,气绝身亡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