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联手抗黄 (第2/3页)
油布后直接甩出去,完全就是后世西方民众游行抗议时使用的汽油瓶。
战争就是这样,能让人迅速总结经验,推出更强大的火油武器,之前四斤装的薄皮瓦罐士兵都反映太重,甩不了多远,那么改为一斤装就完全不同了,更加实用有效。
甘宁和鲁肃、蒋琬、徐庶等人站在一艘六千石的五层楼船上观战。
鲁肃有些担忧地对甘宁道:“黄祖的水战主力是艨艟舰,有艨艟数千艘,楼船和斗船并不多,如果对方悉数以艨艟战船出战,恐怕火攻也并不奏效!”
蒋琬也道:“艨艟上覆盖有生牛皮,本身就能防火,更重要是生牛皮很软,陶罐砸在上面也不会破碎,反而会被反弹落水,主公是否考虑一下别的战法?”
实际上,鲁肃和蒋琬都对甘宁看重火攻不是很理解,看他们看来,水战应该以弓箭为主。
甘宁微微笑道:“战争打的其实是国力,我们用弓箭来算,一支箭的本钱要三十钱,一场水战耗箭二十万支,那就是六百万钱,这些箭大部分都沉入江底,无法重复利用。
如果用火油,目前火攻原料主要以桐油为主,松脂油用得不多,主要是太难提炼,就算用桐油,市场上桐油十钱一斤,一罐桐油有三斤,加上罐钱,本钱就是四十钱。
一场水战耗用五千罐桐油,也只有二十万钱,要比六百万钱少得多,哪怕混合松脂油,最多也是五十万钱。
杀伤力呢?大家都穿有皮甲,箭矢的杀伤力其实很低,最后还要是靠人上船拼杀。
如果用火攻,对于木质的船只,一旦火势蔓延就是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对于水战,火才是最可怕的。
更何况黄祖的主力虽然是艨艟,但他们主将一定在楼船和斗船上,我出奇兵对付楼船和斗船,摧毁他们的指挥主将船,没有了主将,艨艟再多也不足为虑。”
鲁肃和蒋琬这才明白主公的作战思路还是要对付敌军主将,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两人也不再多说了。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笑道:“我记得《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却不知这种洧水是什么?”
甘宁笑道:“洧水就是石油,是一种黑色的浆液,很粘稠,提炼后燃火极佳,可惜南方很少见,在西北比较多。”
鲁肃捋须笑道:“可以留意一下,如果我们能找到这种石油,以后作战就可以大量使用火攻了。”
甘宁很清楚南方找不到石油,还不如因地制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