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44章 三千门佛郎机炮

第44章 三千门佛郎机炮

    第44章 三千门佛郎机炮 (第2/3页)

煌并未持久,但是十六世纪葡萄牙佛郎机炮的传入曾带来转机,正德、嘉靖年间成功仿制并改进,采用子铳预填弹药,射速倍增,九边重镇装备逾三千门,水师福船亦标配六门,一时威震海疆。

    更有戚继光创制出世界首款骑炮“虎蹲”,赵士桢发明可连发的“迅雷铳”,《武备志》所载“一窝蜂”火箭等数十种火器,无不闪耀着惊人的创造力,这本是重振雄风的良机。

    可悲的是,僵化的制度成了扼杀创新的枷锁。匠籍制度崩溃,工匠待遇凄苦,逃亡者十之七八,兵仗局工匠从三千之众凋零至区区百人,技术传承出现致命断层。

    边镇私造泛滥,火炮口径竟有七种之差,质量参差不齐,中央监管失灵,王恭厂惊天一爆,两万生灵涂炭,更炸出了火药掺沙、监管形同虚设的腐败脓疮。

    虽有徐光启、孙元化等有识之士提出建立新式火器部队的“正兵”计划,却终因朝廷吝啬与党争倾轧而束之高阁。

    万历末、天启初,正是这百年军工底蕴加速崩塌的拐点。朱由校心知肚明,大明的火器优势,已被西方悄然超越。

    “然,几百年的底子犹在!”朱由校猛地攥紧拳头,“只要刮骨疗毒,彻底革新工政,未必不能挽此狂澜!

    再说了,朕还有系统兵工厂,后期升级后必然迈入火器时代,到时候只需要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自然还有所成!”

    “皇爷,几位大人都到了!”殿外宦官尖细的禀报声打断了皇帝的沉思。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眼中疲惫藏起来。他整了整袍袖,转身大步走向殿门,龙行虎步间已无半分迟疑。

    踏入乾清宫东暖阁,内阁辅臣与六部尚书已经按班肃立。

    他们在来的路上就向刘若愚打听到,皇帝今日召见秦良玉,因其兵器铠甲之事震怒。

    “臣等叩见陛下!”

    “诸卿平身。”朱由校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清晰地回荡在殿宇间。

    他的目光扫视一圈,看着经过自己调整的这套中枢班子,心里面满意极了。

    将这些个历史上的能臣放在一起,再有自己这么一个虚心纳言,英明神武的皇帝,大明,我兴定了,我朱由校说的,谁反对?谁赞同?

    今日召见诸位爱卿,有一件危及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