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3/3页)
、被强令踏上那关乎家族爵位存续、如同刀山火海般的“武途”考验。
而最终,那赖以安身立命、维系家族尊贵地位的最后一块基石——对京营兵权的世代影响力——也被陛下不容置疑的拿走。
巨大的失落与绝望笼罩着大部分勋贵,尤其是一些早已武备松弛、子弟纨绔的国公、侯伯,要保住眼前的爵位和富贵,已是天大的难题。
然而,人群中也并非全然死寂。
一些年岁较轻、本就怀着几分武将理想,或家族正处在衰落边缘的次级勋贵子弟,他们的眼中却在恐惧与迷茫之下,悄然燃起了一簇微弱的火苗!
公平公正的“武略院”,在旁人眼中是催命的鞭子,在他们看来,却是摆脱文官压制、为国效命、凭真本事博取军功的通天梯!
虽然艰难,但终究有了一条直通军功的坦途。更何况……那可是陛下亲设的武略院,届时考核授官,评判者纵使再公,对同样流着开国勋烈血脉的自己人,又岂会没有一丝额外的期许和照拂?
有这份潜在的“亲近感”在,只要他们一心忠于陛下,立下军功,他们就有机会重振祖辈荣光,踏着这变革的浪潮冲上更高的位置,甚至“国公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们眼神闪烁的看向领头的英国公和定国公。
英国公张维贤在起身转身的刹那,目光扫过那些同样失魂落魄却带着一丝新期盼的年轻面孔,心中那点不甘迅速被一种紧迫感取代。
回去后,倾全族之力,砸钱砸粮延请名师!就算用皮鞭抽着绑着,也要让那帮不成器的子孙,给我把祖宗那套吃饭的本事捡回来!
这身世袭国公的蟒袍、头顶的铁卷丹书……绝不能断送在我张惟贤手里。皇帝的刀子已经扬起,这条路,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