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独断专行的皇帝 (第3/3页)
重击。
成国公倒了,不过是勋贵集团内部的一次地震,虽波及甚广,但终究是勋戚自家事。
可裁撤五城兵马司,这无异于皇帝挥刀,直接砍向了文官系统在京城治理中的一条重要臂膀。这衙门再烂,也是文官系统掌控京城地面秩序、安插人手、维系影响力的关键节点。
陛下此举,不仅是对文官治理能力的否定,更是赤裸裸地要从他们手中夺回对京城街巷的掌控权。
“另设‘巡防提督衙门’?”周嘉谟回过神来,声音带着一丝苦涩,
“由谁提督?权责如何划分?与顺天府、刑部、都察院如何协调?兵部、工部又置于何地?陛下……陛下可有明示章程?”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充满了对未知的焦虑和对权力被分割的担忧。
李邦华也沉声道:“五城兵马司积弊非一日之寒,整顿即可,何须裁撤?陛下此举,未免操切!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半月来,多少大臣联名恳请开朝议,共商国事,奏疏皆被陛下留中不发。”
“然则政务批复却极为勤勉……如今突然行此雷霆手段,事先竟无半点风声与阁部商议,陛下……究竟意欲何为?”
几人沉默下来,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霾。皇帝这半个月的“勤政”与“不朝”,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他通过高效批复奏章推动改革(如考成法、京官外放),展示其乾纲独断的能力,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朝堂上可能出现的掣肘与争吵。
这种“闷头做事”的姿态,配合其登基以来诛贪墨、整内廷、提拔新锐的种种手段,确实让朝堂风气为之一肃,也让不少官员心存敬畏。
然而,今日这两道旨意,尤其是裁撤五城兵马司,却像撕开了这层平静的幕布,露出了皇帝那不容置疑、甚至有些独断专行的另一面!
他不需要文官集团的“共议”,他只需要他们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