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运转的帝国机器 (第2/3页)
拥有村民:15000人
装备:山文甲八千领,鱼鳞甲两万五千领,镶铁棉甲五万四千领、雁翎刀九万把,精铁长枪十五万根,弓六千张,箭一百二十万支。
军队:步兵:21800人,骑:11300人,支援:3000人(1千胸甲骑兵、1千掷弹兵、20门长炮),锦衣卫5000人,蒙古骑兵5000人
物资:粮97万石、羊5000余头、鸡鸭30000余只、渔获20吨/日
看着充实的系统界面,朱由校的心里不由的一阵踏实,按照这个速度下来,这个月结束,他就能够拥有,帝国精锐步兵36000人、帝国骑兵18000人,到那时候才算得上是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而且随着这几日西山煤矿的罚没、成国公的家财、以及勋贵的投资,原本减少到危险系数的存款有开始富裕起来了。
不过这远远不够,随着后续京营和亲军的整顿,不仅武器缺口、精锐士兵的缺口也是一个大数字,还是缺钱啊!看来,得催促一下许显纯和吴苍快点行动了。
“粮秣军需,朕从未只寄望于朝堂。”朱由校回过神来,轻声说:
刘若愚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低声接道:“皇爷圣心烛照。
遵前日密谕,龙骧军游击将军黄梓伦,已率三千精锐,押运内帑所拨粮十万石、银二十万两,由天津水师战船护送,直发辽东盖州卫,此刻应已扬帆出海!”
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便是他埋下的后手,来自龙骧军体系的绝对执行力。
朝廷那套运输,权作考校改革成效。若成,可壮熊廷弼军威;若缓,有黄梓伦之粮兜底。
横竖辽东后续经略与开发,耗费海量,运去多少都填得下。
如此看来,至少大明还有救,还能救!
朱由校心情顿时大好,既然朝臣如此努力,他也不能闲着,正好借着辽东急报这件事吸引住朝堂的火力,正是他整顿京营和亲军之时。
自上次检阅南海子龙骧军归来,朱由校便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兵部故牍与内库尘封旧档,试图厘清大明中枢武力,尤其是所谓“天子亲军”的真实面目。
一番梳理,简直令他触目惊心。
大明军制,尤以京营与亲军为重。太祖高皇帝立国,设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卫所。京师设“三大营”:五军营、神枢营(嘉靖皇帝改的,不是我)、神机营,戍守帝畿。
此外还设有天子亲军,非诏不得调动。
明朝亲军的发展历程较为复杂。其发端于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时,当时设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隶属于都督府。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设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司统领侍卫亲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