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退也是一种智慧 (第2/3页)
日举行“岁暮大朝会”,请陛下御临奉天门,接受在京文武百官、勋戚宗室的新年朝贺。
朱由校拿起奏疏,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提起朱笔,在那奏疏上龙飞凤舞地批下几个大字:
“诸卿辛劳一年,年关将至,骨肉团聚之乐,朕岂忍夺之?朝会免了,各自归家,共享天伦!”
批完,他将奏疏丢给一旁的刘若愚:“发回内阁,照此办理。”
年节赏赐随即颁下,内阁阁臣、勋贵重臣、边镇督帅、皆得厚赏。还有御笔亲书的“福”字,更是恩荣的象征。
紫禁城内,内侍们捧着赏赐穿梭如织,为凛冽寒冬添了几分暖意。
随着最后一份年节赏赐送出宫门,腊月也快走到了尽头。紫禁城内,各处宫门已贴上了崭新的门神和春联,悬挂起喜庆的宫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驱邪的爆竹)和食物的香气。
-----------------
腊月二十八,细雪纷飞中,骆思恭勒马驻足,停在了皇城西南角那座熟悉的建筑前——北镇抚司衙门。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微震。衙门已然焕然一新,朱漆大门锃亮,门前守卫的锦衣卫校尉,身着崭新的铠甲,腰挎绣春刀,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精悍之气。
与他离京时那种暮气沉沉、盘根错节的氛围截然不同。
他翻身下马,带着几名同样风尘仆仆的亲随校尉,刚踏上台阶,准备进入这曾经是他权力中心的所在。
“站住!”一声冷冽的呵斥响起。门前守卫的校尉,手按刀柄,目光如电般扫过他们,带着毫不掩饰的警惕,
“锦衣卫衙门重地,闲人免进!速速退去!”
骆思恭的亲随校尉一愣,随即勃然大怒,上前一步喝道:“瞎了你们的狗眼!看看这是谁?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骆大人!”
那守卫校尉闻言,脸上并无半分惶恐,反而目光更加锐利,上下打量着骆思恭,声音依旧冰冷:“我等职责所在,只认令牌,不认人!无论何人,无令擅闯,皆视为闲人!”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忠诚,“况且,我等锦衣卫只效忠皇爷,也只需识得大明皇帝陛下!”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骆思恭的亲随一时语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骆思恭本人却并未动怒,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沉默片刻,伸手从怀中缓缓掏出一面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