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军阵雏形 (第2/3页)
一次次刺向虚无之敌,刺向前方土墙、木桩!动作尚显笨拙,力道参差,甚至有人踉跄扑倒,但那股被逼出的狠劲,在汗臭与呐喊中疯狂凝聚。
周勃沉默巡弋。目光如淬毒鹰眼,洞悉毫厘。
“你!”他停在一高大却动作僵硬的青年前,“腰如朽木!空耗臂力!十刺后必废!”大手猛按其腰侧,“力由此发!拧!”
青年浑身剧震,依言发力,再刺时棍风陡然锐利。
“你二人!”又指两名并刺汉子,“步伐错乱!同刺如一人!步调错,自乱阵脚!”亲自示范同步突刺的呼吸与节奏。
林越立身不远处半截高墙,静观下方沸腾的演武场。他能清晰感知,在周勃那苛刻入微、鞭及毫厘的锤炼下,这支初执兵戈的队伍,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蜕变。虽距精锐遥不可及,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引颈待戮的羔羊,开始懂得如何将手中粗陋之器,捅进敌寇的咽喉心窝!
【叮!】
【基础长兵掌握(入门)普及完成!】
【“细柳遗风”效果深化:阵列协调性+18%,突刺杀伤效能预估提升12%!】
【士气持续攀升…】
系统反馈让林越心神稍定。周勃之能,正以肉眼可见之速化为擎天之力。
晨练毕,短暂休整,灌下糙粟米粥。周勃未令解散。他将四百青壮重整旗鼓,带至镇西咽喉——那条通往荒野的生死之路。
此地,经昨夜通宵疯魔般的抢筑,已初具周勃所构“铁壁”之形。一道宽逾一丈、深及半人的壕沟横断通路,沟底密布削尖硬木桩与搜集来的碎陶、锐石。壕后,以废墟梁木土石堆垒起一道高约四尺、厚薄不均的矮墙。墙后留狭窄甬道供机动。矮墙关键节点及视野尚存的断垣上,搭着破板草席的简陋哨棚。废墟深处,暗哨潜藏。
“此路,金狼铁蹄最欲踏碎之喉!”周勃戟指工事,声冷如冰。“尔等掌中长兵,便是锁喉之獠牙!布阵!”
号令下,四百青壮裂为四队。
锋矢队:持最长兵者,踞于矮墙后,长兵架墙凹或探出墙头,矛尖斜指,寒芒如林!
磐石队:持环首刀及稍短硬棍者,列于锋矢队后,为近身搏杀、堵漏之预备。
惊雷队:三名弓手及十名臂力悍勇者,据守高处哨棚、断墙。
游龙队: 由王石头统率,机动策应四方。
“此乃‘方寸杀阵’!”周勃立于矮墙后,目光如炬。“借壕堑矮墙,挫敌骑冲势!锋矢在前,攒刺马腹、骑手!惊雷扰阵,挫其锋芒!磐石在后,待敌坠马攀墙,近身搏杀!游龙机动,补阙填漏!”
“铁律三条!”他竖起三根精铁般的手指:
“一,如山之稳!任箭雨泼天,任马嘶如潮,阵列不可撼!矛出如林,闻鼓而进,听金而止!”
“二,如臂之齐!刺则同刺,收则同收!一人乱步,全阵崩颓!”
“三,如狱之狠!刺出之锋,便是勾魂之令!目中无生,唯有必死之敌!”
他亲身示范矛林攒刺之韵律,如何借矮墙蔽体,如何与袍泽矛尖互倚成死亡丛林。令王石头率人模拟金狼骑冲锋,一次次冲击矮墙,令守军于“实战”中体悟阵型之妙、配合之要。
初时,混乱如粥。有被“骑冲”骇得倒退者,有刺击时与邻矛相撞者,有只顾猛捅不顾阵列者。然在周勃冷酷呵斥、精准鞭笞、及王石头等人悍勇身先之下,混乱渐消,配合渐生。当王石头又一次“冲锋”被三杆同出之矛“逼退”时,矮墙后爆出压抑的欢呼!那是首次协力退“敌”的狂喜!
然,阵型初熟之际,异变陡生!
“嗷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