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饭吃饱了,规矩才立得住 (第2/3页)
这样的温度——像冬日里炕头的暖意,从脚底缓缓升腾,熨帖到心口。
上午九点的表决会,议事厅的长条凳挤得满满当当。
肖锋站在门口,看老李举着搪瓷缸子挨个发茶水,缸子沿儿磕出的缺口都泛着光——那是他上周悄悄让小郑从镇里捎来的新缸子,老李宝贝得连洗都不让人碰。
茶水冒着热气,氤氲出淡淡的茉莉香,杯壁烫得老李换着手拿,指尖被烫得微微发红。
“现在表决新村规,同意的举手。”村会计刚说完,三十多只手“唰”地举成一片森林,袖口摩擦、指节伸展的窸窣声汇成一片。
王大爷举着手喊:“我孙子说这规矩比他学校的班规还明白!”后排的小媳妇们笑作一团,怀里的娃娃也跟着挥胖手,像一片摇晃的嫩苗,奶香和笑声混在一处。
肖锋没上台。
他冲墙根的阿强使了个眼色。
阿强抱着卷起来的漫画跑过去,展开时“哗啦”一声——纸面在风中抖动,最后一张漫画上,画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揪着自己的耳朵,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空手套白狼=骗人骗己”。
“这是我爸画的!”角落里传来脆生生的童音。
扎羊角辫的小妞妞挤到前面,小手冰凉地拍在漫画上,指着男人的圆鼻子,“我爸说他以前想偷挖集体的笋,现在不敢了!”
议事厅里哄堂大笑,笑声撞在墙上又反弹回来,震得窗棂轻颤。
肖锋看见老李抹眼泪的手停在半空,张姐捏着小妞妞的脸蛋直揉,阿公靠在椅背上,嘴角的皱纹堆成朵花,拐杖轻轻点地,像在打节拍。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便签,纸角已被体温焐热,上面记着阿强昨天咬着笔头说的“要让村民觉得,这规矩是自家炕头的暖炉,不是墙上的冷画”——现在看来,暖炉的火,烧起来了。
中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懒。
蝉在老银杏树冠里嘶鸣,一声接一声,像拉紧的弦。
树影斑驳地洒在地上,光点随着叶隙跳动。
肖锋蹲在祠堂旧址的老银杏树下啃馒头,粗粝的面渣刮过喉咙,嘴里干涩。
手机在裤兜里震了又震,像一只不安分的虫子。
他擦了擦手,点开苏绾的消息:“省政研室要案例汇编,我把‘阳光指数’报上去了。批注写的是‘将孙子兵法化为百姓家常’。”
他盯着屏幕上的字,馒头在嘴里突然没了味儿。
风从树梢掠过,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却压不住心头那股沉甸甸的凉意。
苏绾的消息从来不是闲聊,上回她说“县财政要砍大棚补贴”,隔天他就熬了三夜写调研报告;再上回她说“市长夫人是柳河村出去的”,他转头就去给村小学修了厕所——这次的“战略绑定”,比前两次都沉。
“她这是要借我的壳,装县域营商环境的新体系。”肖锋把馒头渣搓进手心,看蚂蚁排着队来搬,细小的触角探来探去,像在丈量命运的尺度,“可省里头批了案例,柳河村就不是柳河村了,是块试验田。”他摸出笔在便签上写“苏绾=省级资源接口”,又画了个叉,改成“苏绾=规则重构同盟”。
下午三点,小郑的电动车“吱呀”停在银杏树下。
他摘下头盔,刘海儿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