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账本晒太阳,人心才不慌 (第2/3页)
见老李正站在院门口,手捏着皱巴巴的红塔山烟盒,金属盒面反射着晨光,一闪一闪,喉结动了动,没出声。
陈阿婆眯起眼想了想,突然拍了下大腿,掌心与裤布相击,发出“啪”的一声:"对!
我孙子还说那树叶子落他书包上了!"她的竹拐杖转向老李,杖尖点地,"老支书,这账是不是补上了?"
老李摸出根烟,没点,只在指尖转着,烟纸在阳光下泛着微黄的光泽,像一段凝固的时光。"上月清旧账时翻出来的,该退的钱前会计家属退了,该补的树......"他看了眼肖锋,声音低沉,"补了。"
肖锋看着陈阿婆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花,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
他低头翻账本,指腹蹭过纸页上的折痕——这些折痕不是时间的痕迹,是老李昨晚熬夜翻账时压出来的,深而整齐,像一道道刻进纸里的誓言。
上午九点,阿强的画夹"啪"地拍在议事厅外的石台上,清脆的响声惊醒了打盹的猫。
他踩着梯子,把新画的漫画往墙上贴,画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虚报冒领=偷锅盖煮饭"的大字,墨迹浓重,笔锋粗粝。
几个孩子围过来,小妞妞踮着脚拽阿强的裤腿,指尖沾着泥,声音清脆:"哥哥,偷锅盖煮饭是啥?"
"就是张婶上周干的事儿呀!"阿强弯腰捏了捏小妞妞的脸,掌心温热,"张婶说她家青苗被野猪糟蹋了,要补钱,结果肖书记带着我们去地里数苗——"他突然顿住,瞥了眼站在人群后的张婶。
张婶的脸涨得通红,手里的菜篮晃了晃,两颗土豆骨碌碌滚到肖锋脚边,表皮还带着泥土的湿气。
肖锋弯腰捡起土豆递过去,张婶接得飞快,指尖都在抖,指甲缝里还嵌着菜叶:"肖书记,我......"
"婶子,您看这画。"肖锋指了指墙上,漫画里的女人抱着个缺了口的锅盖,锅底下是几株蔫巴巴的青苗,线条夸张却真实,"阿强说要画真人真事,我没拦着。"
他声音轻得像片羽毛,落在人心上却沉甸甸的,"下回要是再遇上事儿,您直接去议事厅找村民代表,比偷摸儿报假账痛快。"
张婶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鞋带松了,脚边泥印清晰,点了两下头,像在应承什么重誓。
肖锋转身时,听见几个老头凑在墙根嘀咕,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这漫画比广播管用,我家那口子不认字,看这画儿倒能说个明白。"
中午的雨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议事厅的瓦当上,敲出急鼓般的响,水花四溅,溅湿了门槛。
肖锋正蹲在财务室门口整理晒过的账本,纸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他伸手去压,指尖触到微潮的纸面。
抬头看见苏绾举着黑伞往院里跑,米色西装外套搭在臂弯,发梢沾着雨珠,一滴一滴顺着鬓角滑落,怀里还抱着袋米、一桶油。
"肖书记。"她在他跟前站定,雨水顺着伞骨滴在两人脚边,汇成细小的溪流,"这不是慰问。"她把米油往石桌上一放,塑料袋发出窸窣的响,像春蚕啃叶,"今早去镇里买的,路过村口看见张婶家的米缸空了,顺道捎的。"
肖锋扫了眼米袋上的价格标签——五十八块,和镇超市的零售价分毫不差,标签边缘还沾着一点水渍。
他没接话,苏绾却已经走到议事厅外墙前,指尖点着"项目评议流程图",指甲修剪整齐,触在纸上发出轻微的"嗒"声:"你们这套比市里的细则还多三条。"
她转身时,雨水从伞沿溅到她镜片上,模糊了一瞬,又滑落,"我在省厅汇报县域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