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光与账本,仗量真相的尺子 (第2/3页)
粉反着光,像撒了一把碎金。
“李支书这是要上哪儿?”村口卖早点的王婶踮脚张望,蒸笼的白气裹着葱油香扑面而来。
老李把三轮车停稳,从车斗里掏出块铁皮牌子——正是祠堂门口那面“阳光指数评分卡”,只不过这次下方多了行字:“今日透明度:自评42分,待群众打分。”
“去市里宣讲。”老李拍了拍签名册,里面夹着三十七个村民的红手印,纸页翻动时发出“哗啦”一声,像心跳,“我不是来忏悔的,是来告诉大家——有些伞,撑久了也会漏雨。”
他跨上三轮车时,后车斗的铁皮牌子撞出“当啷”一声,余音在村道上荡开,像敲响一口锈钟。
老李在村道上的身影逐渐远去,而在村部这边,肖锋和小郑正面临着新的情况。
肖锋站在村部门口,听见远处三轮车的轰鸣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小郑的电动车“吱呀”刹在跟前。
头盔摘下,发梢还沾着汗珠,一滴顺着鬓角滑落,砸在水泥地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市组织部来电话!”小郑喘着气,声音带着电流般的急促,“要试点‘阳光评议进班子’,让您拿个方案——”
“让老李讲。”肖锋望着三轮车扬起的尘土,嘴角勾了勾,“他本子里夹的不仅是手印,是三十七双眼睛。”
中午食堂飘着白菜炖豆腐的香气,油星浮在汤面,热气腾腾地往人脸上扑。
李婶端着汤盆往小郑桌上走时,脚尖故意勾了下桌腿。
“哎哟!”瓷盆倾斜的瞬间,小郑条件反射往后仰,浅褐色的汤渍还是溅上了他的白衬衫,烫得他“嘶”了一声。
“婶子手滑!”李婶一边用围裙擦汤,一边絮叨,“你们当官的啊,吃饭老低头看手机,跟欠谁钱似的。”她擦到小郑手腕时顿了顿——那里没有手机,只有块磨旧的电子表,秒针“滴答滴答”走着,像在丈量沉默的长度。
小郑盯着衬衫上的汤渍,突然笑出了声。
他没去拿纸巾,反而夹了块豆腐放进嘴里:“婶子这汤咸了。”舌尖一触,咸味直冲鼻腔,却让他笑得更响。
肖锋坐在角落的木凳上,钢笔在笔记本上唰唰写着:“眨眼频率较昨日增加30%,左手指甲轻敲桌面17次——观察者变参与者的微表情特征。”
他合上本子时,看见小郑正给李婶添汤,两人的影子在瓷砖地上叠成模糊的一团,像一幅未完成的画。
下午三点,肖锋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得发烫,像揣着一块烧红的铁。
小郑举着手机冲进来,屏幕亮得刺眼:“匿名帖文爆了!《原来你也怕打分》,带图!”
照片里,财政局走廊的白墙上贴着张铁皮评分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