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账本里的符号 (第2/3页)
重画了道线——小宇手里的符号,是打开张某芳心防的钥匙。
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发困,赵伯家的老木柜散着霉味。
肖锋蹲在地上,看小宇踮脚够顶层的铁皮盒,阿娟扶着他后腰,指尖几乎要碰到小宇校服上的线头。
“找到了!”小宇抱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跳下椅子,盒盖一掀开,旧报纸、粮票、褪色的笔记本“哗啦”落了一地。
赵伯扶着老花镜凑过来,稀疏的白发在阳光下泛着银:“这是我和老张头在县财政局当学徒时的本子……”
话音未落,一张泛黄的合影从报纸里滑出来。
肖锋眼尖,伸手接住——照片里两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并肩站在未名湖畔,左边是赵伯,右边那个浓眉大眼的,分明和张某有七分相似。
“这是老张头!”赵伯拍着大腿笑,“七九年北大校友会,他刚考上县财政局,非拉我去北京见导师。”他指了指照片背面的小字,“你看,写着‘账可以错,心不能歪——陈老师赠’。”
肖锋只觉太阳穴突突跳。
张某芳卧室墙上挂着张老照片,相框是用旧算盘改的,里面是个穿中山装的老人,她曾说那是“没享过福的爹”。
此刻照片里的“老张头”,正是张某的父亲,八十年代县财政局出了名的“铁算盘”。
“这照片得收好了。”他把照片轻轻放回铁盒,指尖扫过背面的字迹,“陈老师的话,现在的会计更该记着。”
赵伯没注意到他的异样,正翻着旧笔记本嘟囔:“红墨水记法……哎,小宇你看,这页夹着张粮票!”
小宇凑过去,阿娟也探过头,发间的茉莉香混着旧纸味钻进肖锋鼻腔。
他盯着铁盒里的合影,突然想起上周张某芳蹲在灶前抹眼泪的模样——她边搅粥边说:“他总说,做人要有脸。”
次日清晨,肖锋把合影复印件夹进新买的《村级财务规范手册》,封皮上用毛笔写着“送小宇——将来当会计用”。
阿娟来取手册时,耳尖红得像颗樱桃:“我……我替他谢谢你。”她捏着手册转身,又回头补了句,“他昨晚翻了半宿,说要拿给张阿姨看。”
傍晚的风裹着槐花香吹进村委会。
肖锋正对着电脑核对扶贫款明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张某芳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蓝布包,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
她身后的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根绷直的线。
“肖书记。”她声音发颤,蓝布包慢慢打开,露出本边角起毛的相册,“你……你怎么会有那张照片?”
肖锋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