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抗元悍卒 > 第三十二章 文相收散兵,兵力微增长

第三十二章 文相收散兵,兵力微增长

    第三十二章 文相收散兵,兵力微增长 (第1/3页)

    第一节 岩下聚义

    松针熏肉的香气还没散尽,朱天林已经带着赵虎的布防图回到山洞。文相正坐在石凳上,用炭笔在竹简上标注着什么,看到他进来,老大人立刻放下笔,指尖在 “黑风口粮仓” 的字样上轻轻点了点:“赵虎说的密道,你觉得可行?”

    朱天林把布防图铺在石桌上,羊皮在火光里泛着陈旧的黄,上面的墨迹却依旧清晰。他的灵力感知顺着图上的线条延伸,能 “看” 到密道入口藏在黑风口西侧的断崖下,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掩,确实是元军防御的盲区。

    “可行,但需要人手。” 朱天林的手指划过密道的标注,“密道只能容一人通过,需要有人在外面接应,还要有人牵制粮仓的守卫 —— 咱们现在的兵力不够。”

    山洞外突然传来青狼幼崽的低吼,不是警惕,是带着雀跃的轻吠。弓箭手趴在洞口的藤蔓后,突然回头喊道:“朱哥!文相!山民又带了人来!这次有十几个呢!”

    朱天林和文相对视一眼,快步走到洞口。晨光里,十几个穿着破烂铠甲的汉子正跟着山民走来,有的拄着长矛当拐杖,有的用布缠着流血的胳膊,却都挺直着脊梁,目光里带着警惕,也藏着一丝希冀。为首的汉子腰间挂着半截断剑,剑穗已经磨得只剩根麻绳,却被他攥得很紧。

    “是李队正!” 赵虎突然从岩壁后站起来,受伤的腿在地上踉跄了一下,“您还活着!”

    被称为李队正的汉子抬起头,看到赵虎时,原本紧绷的脸突然松了松,断剑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我以为…… 黑风口的弟兄都没了。”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目光扫过山洞外晾晒的肉干,又落在岩壁上的残旗上,突然对着文相单膝跪地,“末将李山,参见文相!”

    十几个散兵跟着跪下,甲胄碰撞的脆响在晨光里格外清晰。文相赶紧扶起李山,老大人的手指在他的断剑上轻轻碰了碰:“都是自家弟兄,不必多礼。” 他示意民妇端来水囊,“先喝口水,有什么话,进洞再说。”

    山洞里顿时显得拥挤起来。李山带来的弟兄们围坐在火堆旁,手里捧着民妇递来的肉干,却没人先吃,只是望着文相,像在确认眼前的安稳是不是幻觉。朱天林注意到他们的甲胄上都有砍杀的痕迹,有的护心镜被劈出凹陷,有的肩甲还沾着干涸的血,显然是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

    “李队正,你们是怎么从黑风口逃出来的?” 文相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巴图的骑兵不是把你们围在粮仓了吗?”

    李山的手指在断剑的缺口上摩挲着,那里还沾着块暗红色的血痂。“是张都尉的亲兵拼出来的路。” 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老将军带着人冲在最前面,把元军的骑兵引到了断崖…… 我们从密道逃出来时,还能听到他的怒吼声。”

    山洞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赵虎低下头,用树枝拨弄着炭火,火星子飘起来,落在他的手背上,却像是没察觉。朱天林的灵力感知扫过众人,他们的灵气波动都变得沉重,显然是想起了牺牲的弟兄,连青狼幼崽都安静下来,趴在地上,耳朵贴在冰冷的石板上。

    文相突然站起身,走到岩壁前,取下那面残旗。红色的布条在火光里轻颤,虽然破旧,却比任何铠甲都更有力量。“张都尉没白死。” 老大人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沉稳,却掩不住喉间的哽咽,“他用性命换出来的弟兄,现在就站在这里 —— 这就是他留给咱们的念想,是大宋的火种。”

    李山猛地抬起头,眼睛红得像要滴血。他突然从怀里掏出块皱巴巴的布条,上面用鲜血写着个 “宋” 字,是用张都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