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献策 (第2/3页)
一马从北方疾驰而来。到了城下,那人高声呼喊:“我是新郑镇巡检宋应,有紧急军情禀报,快放我进城!”
崔洋当即下令:“用吊篮把他吊上来。”
宋应连马都顾不上了,顺着柳筐爬上城楼,一脸慌张地说道:“县尊,大事不好,饥民造反,新郑镇已经被他们占了!”
崔洋面色凝重,冷静问道:“乱民有多少人?”
“几千上万。”宋应回道。
苏皓皱着眉头追问:“到底是几千还是上万,你说清楚些!”
宋应有些慌乱,说道:“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我……我也没数清楚。”
崔洋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又问:“那你的手下呢,都到哪儿去了?”
宋应吞吞吐吐地说:“都没了,要么被杀,要么……要么跟着乱民跑了。”
张嗣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我跑了二十多里路都到了,宋巡检你骑马十里路,怎么现在才到?”
宋应一听,顿时大怒,质问道:“那你怎么不先到新郑镇报信,好歹让我有个防备,也不至于被乱贼打个措手不及!”
张嗣也不甘示弱,愤怒地回道:“你还有脸说,我到了新郑镇巡检司,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衙门空荡荡的。你和你的部下,当时到底去哪儿鬼混了?”
“我……我当时带人下乡缉盗去了。”宋应结结巴巴地解释。
张嗣嗤笑一声,讥讽道:“缉盗?我看你是打着缉盗的幌子,带人进村鱼肉乡民了吧!”
“你别血口喷人!”宋应涨红了脸,脖子上青筋暴起。
两人就在崔洋面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都给我闭嘴!”崔洋实在听不下去了,大声喝止。他转头看向苏皓,说道:“大昭兄,乱贼今日占了新郑镇,怕是明天就要来攻打县城了。你帮我守城,事成之后,赏你铜钱一百贯。”
“一百贯?至少得两百贯!”苏皓讨价还价。
这两人,都到了火烧眉毛的关头,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
这时,县丞卢惠和县尉李福匆匆赶来,一脸惊慌地问道:“可是乱民杀来了?”
崔洋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面露喜色,说道:“李县尉,你来得正好!”
“为何正好?”李福一头雾水。
崔洋脸上挂着微笑,说道:“本县令想请李县尉帮个忙。”
李福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下意识地问:“什么忙?”
“借君人头一用!”崔洋话音刚落,突然转身,迅速抽出苏皓腰间的宝剑。
寒光一闪,鲜血飞溅,李福捂着脖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崔洋,随后缓缓倒地,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文弱的崔知县,剑术竟如此高超。
众人见状,大惊失色,两个巡检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县丞卢惠惊恐地问道:“县尊,为何要如此行事?”
崔洋神色冷峻,说道:“此獠在新郑盘踞多年,犯下的恶行数不胜数,如今县里闹起乱子,皆是他官逼民反所致。来人,拿着他的头颅,出城去安抚城外的灾民,先把民愤平息下来。把县衙、县学、文庙、书院、贡院,都腾出来安置城外的百姓和灾民,明日天亮之前,城外不许再留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