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挡住了射向心脏的子弹 (第1/3页)
沈思玥买棉服用了三尺布票,剩下的两尺布票买了羊毛裤。
都是顾青书给的钱。
他还想给妹妹再买件羊毛衫,被沈思玥强拉走了。
“大哥,你别乱花钱了,留着结婚。”
顾青书:“……”
“给妹妹花钱不算乱花。”
说完,他轻轻弹了下沈思玥的额头。
“家里催婚的人够多了,你别凑热闹。走吧,回家。”
兄妹俩回家时,顾青言和顾瑾初已经回学校了。
晚饭是顾青书做的。
次日。
顾青书吃完早饭,也回了部队。
沈思玥不仅前天没能去中医院看诊,昨天也没去电台上班。
但她缺席是特殊情况,中医院和电台都另行安排,并没有影响工作。
她到电台后,就被台长李长斌叫去了办公室。
“玥玥,你被绑架的事,要不要做个专访?既能提醒大家,警惕那些坏人,也能教大家,出事后该如何自救。”
李长斌是非常想做这个专访的,但涉及到顾家,他不能做决定。
沈思玥并不介意做专访,但不是现在。
“台长,这专访暂时不能做,得等开庭判决之后。”
李长斌忘了考虑这点,点头说道:“只要你愿意做就行。”
“不过有另一个新闻可以做。”
“什么新闻?”
“我打算十号去海岛复诊,可以做一期有关岛民的新闻。”
李长斌觉得岛民没什么新闻价值。
但他不好反驳沈思玥,问道:“你想做哪方面的?”
沈思玥说了两个字。
“对比。”
“岛民得病和救治之后的对比?”
“不是,是生活变化的对比。”
李长斌听得一头雾水,“你说清楚点,我一点也没听明白。”
主要是没想明白,生活对比有什么新闻价值?
沈思玥说了岛民采草药改善生活的事。
“台长,国内的海岛有很多,沿海城市也很多。但他们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若是能帮他们找到更多的赚钱方法,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
“远山群岛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采草药没有形成规模,当不了副业。
但只要岛民学会了如何养草药,知道在什么时候采收,将药材当成副业是迟早的事。
而且她这次去海岛,还想做一件事。
外贸。
自从70年的广交会之后,外贸的势头越来越好。
食品出口虽然严格,但只要严格把控质量,问题就不大。
但做外贸的前期投入大,见效也慢。
她并不确定远山群岛的岛民是否愿意冒险。
总不能对岛民说,78年的改革开放后,外贸会带动沿海的经济飞速发展。
李长斌听完沈思玥的计划,脑海里浮现四个字。
吃饱撑的!
民生问题是政府该关心的事,普通老百姓瞎掺和什么?!
但他知道沈思玥的能力,没有否决她的想法。
反正去海岛采访民生也没什么,若新闻价值不大,不发表就行了。
“行,你看着安排个记者,随你一起去。”
说完,李长斌问道:“去海岛复诊得几天?马上就年底考核了,你可不能离开太久。”
“最少三天,最多五天,去之前我会安排好所有事。”
李长斌觉得五天时间太久了。
“连去带回,最多四天。”
沈思玥想着十号去,十三号回,时间刚刚好,就答应了。
“行,就四天。”
***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十号。
沈思玥和顾老爷子吃完早饭,由军区大院的人送往港口。
爷孙俩到是时候,电台的记者罗伟奇已经等着了。
“罗记者,久等了吧?”
“没有,我也才刚到一会。”
罗伟奇说完,向顾老爷子打招呼。
“顾老爷子好,您的气色越来越好了。”
沈思玥之前在军区大院义诊的时候,罗伟奇是拍摄记者。
他虽然没怎么和顾家人接触,但见面还是认识的。
顾老爷子笑了笑,“多亏了玥玥帮我养身体,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别说出远门了,出军区大院都费劲。”
“沈小姐的医术好,您的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好。”
很快,顾瑾知就开着军船来接三人。
他一脸惊讶地看着两个大行李箱。
“爷爷,玥玥,你们不是只待三天吗?怎么带了这么多行李?”
顾老爷子说道:“快拎上船,玥玥给岛上的孩子们和你们都带了礼物。”
“给孩子们带礼物就好,我们什么也不缺。”
顾瑾知说完,将行李箱拎到了船上。
然后扶着老爷子上船。
沈思玥上船后,笑着道:“我当然知道二哥什么都不缺,但礼物是我的一番心意,不准拒绝。”
“行行行,不拒绝。”
等罗伟奇上船后,顾瑾知提醒道:“海上的风浪很大,你们扣紧衣服,裹紧围巾,别冻到了。”
虽说有挡板挡风,但船舱不是封闭的,依旧很冷。
沈思玥将围巾系紧,裹住耳朵。
等她帮顾老爷子收拾好,说道:“二哥,走吧。”
开船后,罗伟奇和沈思玥聊正事。
“沈小姐,你让我随你上远山群岛是为了?”
他只接到了去海岛采访的任务,并不清楚任务是什么。
“上次义诊你也在,还拍了不少岛民的日常照片。这次复诊带上你,同样也是让你拍照片,然后和之前作对比,将变化体现出来。”
罗伟奇作为记者,有很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
他立刻就明白了沈思玥的意思。
“你是想让大家看到岛民采药之后的生活变化,让其他地区的岛民效仿?”
沈思玥点头,“嗯,能多赚一点,日子就能好过一些。”
“这倒是,虽然每次就赚个几分一毛,但积少成多,生活总能改善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