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章 找境外的大明势力告状 (第2/3页)
吉斯蒙德也有意利用他们,让他们保持军力,供自己使用。其中三千多人,就驻扎在维也纳一带,由西吉斯蒙德的亲信匈雅提家族率领,随时可能西进。
这些人虽然自称实力有限,暂时打不过紫帐汗国,但那也只是跟大贵族们谦虚一下,以便索要更多赞助。实际上,他们几乎都是失去了领地和财产的大小贵族和富裕商人,虽然人不多,但战斗力与士气都相当高——否则,早就回去投了紫帐汗国了,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人家打不过罗马人,还能打不过他么?
总之,这帮债主也都是些狠人,这些债务,怕也是赖不掉的。
伯恩哈德大半辈子,都在纵容商人,用债务的方式压榨奴工。结果到最后,自己也被人用债务威逼起来了。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为了尽快还债,他只能给矿区的经营者施压,提高每年需要抽取的金额。经营矿区的商人,也就变本加厉进行压榨。
但是引起反抗之后,哪怕镇压成功,他也难以再彻底血洗城镇和矿区,否则,就没人给他干活了,他自己也会完蛋。导致每次暴动,都有不少人能幸存下来,把经验和教训也传播下去。
同样,因为过于贫穷,所以他不仅得从百姓身上榨钱,还得默许经理人,连着佣兵也一起坑,要不然也不能回本。时间长了,佣兵们也开始传播他的坏名声,导致他很难调动更大的力量,进行镇压了。
而镇压效率不足,又导致工匠们发现,每次反抗虽然都不太成功,但总能发现一些规律。时间长了,大家甚至都有点经验了。新来的经理和工头,一开始也不敢太过嚣张,让大家能安稳一会儿。
当然,另一方面,和经验一起传下来的,也有屡次失败带来的压力。而且,伯爵的压力、商会的指标,都在那里。就算经理人想要缓解矛盾,其实也没有多少选择,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久而久之,很多人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结果,不管是伯爵还是工匠,都陷入了极其纠结的境地。
而这一切,后来突然出现了转机。
十多年前的时候,有个意大利工匠从米兰来到这里,在盔甲工坊供职。和当地人混熟之后,有人向他抱怨,说自己的债务总是还不完——甚至债主都死了两茬了,他的债务居然还在,你说神不神奇?
这也是工坊的日常话题,大家一般也就是抱怨一下。不过这次,意大利工匠却似乎有别的想法。
工匠笑话他说,想要还债,本来就是个错误的思路,因为这个规则就是人家订的,而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还不起。
作为专门生产铠甲的高级工匠,这个意大利人比较有文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说,很久以前,罗马帝国就是从他们意大利那边崛起的。但帝国扩张的背后,是众多意大利人在拼死工作。
当时,罗马的劳动力中,有不少是奴隶。然而比较黑色幽默的是,军队抓来的外族奴隶,其实只是少数。
按照当时的法律,无法还清债务的人,会沦为债主的奴隶,为他无偿做工,或者被卖掉。对于贵族来说,抓外族奴隶危险又费劲,相反,本族人数量更多,还更好使唤,确实是更好的奴役对象。因此,他们经常想方设法,让平民欠债,成为债务奴。以至于罗马的奴隶中,最大比例的部分,反而是罗马人自己。
所以,这种事情,都是以往早就发生过的。现在发生过的一切,几乎都能在《罗马史》里找到相似的案例。只不过随着推移,上头的老爷们越来越会掩饰,经常给这种方式,换个名字罢了。
众人深有同感,对此十分信服。不过他们也告诉意大利人,虽然不懂历史,但这些事情,大家也多少能猜到一点。
这么多年来,早就有很多人觉得不对劲了。他们觉得,所谓通过劳动还清债务、积累财产、成为体面的富人,可能只是老爷编的故事,骗大家干活的。但问题是,就算知道,也没有什么办法。到最后,忍不住爆发了这么多回,也没见有多大改观。
意大利人说,解决的方法,历史上其实也有。
罗马的债务奴,后来被部分废除了。新的法律规定,在意大利本土,不准因为债务把人当做奴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