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章 吴藩要饭团伙 (第3/3页)
是个绝佳的投资对象,在今后一定能够获得升职与回报。
他现在事情比较繁忙,没法亲自去参与工程。不过,他的弟弟乔凡尼如今正在罗马,帮教宗经营银行事务。他会写一封信,让乔凡尼给他们提供资金和人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给吴王政府推荐了一些会计、工匠,让他们去北方,帮助吴王进行施工。
有了一个银行界的大人物撑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不少。
修路这种事情,平日里,连不少贵族都不会去想的。因为投入很大,而收入又不稳定,甚至很难保证收益可以回到自己腰包里。但吴王府从一开始,就对此不太担忧。相反,等工匠、会计们完成考察,初步确定了各种意向之后,他们就愈发有信心,又拉上一些当地人代表,直接南下去了威尼斯,说是要把开工需要的资金筹齐。
当地人都觉得他们疯了,现在手头什么都没有,空口就去找人要钱,不是跟要饭差不多么。而且找谁不好,去找这帮吝啬鬼。但出人意料的是,威尼斯商人反而犹豫起来,似乎真对这个想法有了兴趣。
为了宣传,王府的人还专门找了之前被伯爵赶走的商会。原来,之前投资失败的事情,引起了威尼斯人的很大不满,王府方面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行动之前,他们就做好了准备,通过紫帐汗国的关系,在这边进行了活动。
他们带来了吴王的书面命令,指着上面的大印,告诉商人们,如果事情能够办成,那么只需要这么一张文书,就能从威尼斯出发,直接抵达阿尔卑斯山脉两边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君士坦丁堡的商品,还是山区的矿产、农产,都能在这个交通网上流动起来。而代价,只是付出一些不值钱的金币而已。其中大部分,甚至只要在账面存在就行,都不用提取出来。
让商人都觉得奇怪的是,他们要的钱,相对这么大的工程,实际上也很少。按照吴王府使者的说法,头两年大概也就只需要五六千金币。但相比而言,他们更需要商人出来,为他们提供担保——而且担保的人越多、地位越出众,给他们提供的资金支持越多,花的钱反而越少。
别说山民们,连不少商人,都觉得这个说法很奇怪,什么叫花的钱越多,花的钱就越少啊?这帮人真的在说人话么?
然而,这次,使团还真的成功说服了几名元老级的大人物,出面给这个项目站台。
很多人都对此感到一头雾水,因此还产生了各种传言。
有人说这是因为项目背后的金主是佛罗伦萨人,那边的银行家正在大力炒作这个话题,明显是要来骗钱,让大家投入一个根本不可能有结果的项目;
有人则认为,这个项目是真的,因为他们能调动这么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来帮忙,那么哪怕一开始项目是假的,现在大家也会让它落地了。至于为什么闹这么大,应该是因为这个吴王,其实是某个蒙古贵族,因为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团队和紫帐汗国关系密切,并且得到了蒙古人的大力赞助,估计就是个蒙古汗王什么的,在草原上过腻了,跑这边来玩了;
还有人则声称,这个吴王估计是威尼斯本地背景,可能是某个大人物的马甲。因为发表上面那种说法的人,不久之后就被自称金什么商会的人找上门,之后天天战战兢兢的,连话都不敢说了。肯定是被公爵之类的大人物,派出的人给警告了吧。
不过,结果来看,在他们的帮助下,融资工作还是进行的很顺利,而且还做好了账目,对沿途各个城镇、村落、部族的参与方式,付出的投入,以及享有的权力,都做了明确的划分。
按照计划,这条路的产权,由所有参与的人共享,按分股进行计算。这一带的人,要么出钱,要么出力,有些还可以提供运输、补给等各种服务,而各个群体可以提供的价值,都会折算出来,然后转为道路的股权。
当然,他们闹得这么大,也产生了其他的后果——伯爵毕竟不是聋子,终究还是知道了此事。顺带,还引起了这里真正的大领主,哈布斯堡家族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