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 真理之声 (第2/3页)
快打完了,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这次就是知道要打,我才硬要杨指挥把我也放这边的。要是再错过这次决战,都不知道还有没有立功的机会了。”
“哎。”他说着,指了指远处唐赛儿的旗帜:“我的伴当说,刚才看到你俩聊了一会儿。怎么样?唐姑娘那边?”
“嗨,我觉得咱们还是好好备战吧。”黎利看起来十分悲观。
“你是契丹的读书人啊。你们那边,宫廷里的门道,你肯定是清楚的吧。”格莱连忙说:“你赶紧看看书上有没有什么成功经验记录,再教教她?”
“书上倒是有。《说苑》里,有江乙给安陵缠出谋划策的故事,不过那是人家安陵缠自己会看场合,说合适的话,所以后人才总结说‘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黎利摇着头说:“但唐姑娘满脑子都是打战,我给她想的主意,她也随性乱用。感觉倒像是范增给项羽出主意了,这怎么帮忙也不行啊。”
“哎?我还指望,能沾点光,让咱俩也有个出人头地,乃至列土封疆的机会呢。”格莱颇为可惜。
“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备战吧。我看,唐姑娘怕是真的不擅长这个方面吧。”黎利无奈道。
两人长吁短叹了几句,便各自离开了。
这会儿,杰士卡已经在调动步兵,一边调整队形,一边开始前进。不多时,唐赛儿那边也打出旗号,招呼大家进入出发位置。
在这边,能看到,波兰人还是传统的前后两块的阵列。在第一排,是数千名步兵,按照他们所属的领主和城市,排成一个个棋盘方格状的队列。比起之前唐赛儿侦查的数量,已经缩水了很多,不过依然被放在最前面,靠稍微稀疏的阵线堵在路线上。
而步兵后方,是作为主力的骑兵,同样按照他们所属的领主,组成一个个小队。数百个小队依次排开,形成了比前排更宽大的横队。另外,可能是为了补足步兵在战斗力和数量上的劣势,他们也用营地里抢出来的大车,临时改出来一批战车,放在最前排。
以往在和罗马人交战的时候,双方用盾车的次数也不少,不过胡斯派这种思路,之前在欧洲,倒是没有人大规模使用过。所以这么看,他们学的其实还挺快的……
战车一共有二十多辆,因为非常仓促,连完成度都互不相同。其中有一些已经有模有样,安装了挡板,还蒙了防烧的湿毛毡,甚至专门也准备了水桶,看起来昨天也是被火箭折磨的不轻,都出来预案了。不过还有一些,只是在大车上面草草堆点杂物,估计是实在没工夫去认真做了。
另外,他们还开挖了一些简单的公事,用来保护作为支撑点的大车。不过这些壕沟并不长,也没有连起来,应该是因为他们的主力依然是骑兵,反而需要更方便机动的地方,否则也不会专门后退到这片平地上了。所以,必须留有足够的通道。要是还在胡乱制造障碍,容易把自家骑兵也坑进去。
而明军这边的阵型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步兵队列现在在后方,而且排成了足足五排。第一排,是之前没怎么参战,实力比较完整的南部各州步兵,最后一排,是经验最丰富的山区老兵。其他人则夹在中间,分作三层,形成了一个近乎正方形的阵势。
在步兵阵列左前角,是朱文奎的大炮。右前角,则是骑兵组成的六个巨大楔形阵。至于步兵阵列两侧和后方,并没有像欧洲现在流行的常规布阵那样,放一些骑兵作为掩护,或是通过地形遮掩侧翼,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敞开在平原上。
波兰-立陶宛联军,应该也很少见这种布阵方式,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应对。不过很快,明军这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骑兵和前往出发位置的过程中,联军同样没有什么反应,看样子也不打算冒险冲一次,只是继续调整骑兵的位置,让阵列摊得更宽,估计是防范他们从侧面硬冲。
当然,朱文奎这边也同样不打算给他们机会了。
趁着双方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