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35章 没人敢发动的战争

235章 没人敢发动的战争

    235章 没人敢发动的战争 (第1/3页)

    郭康说,他以前看过海伦娜太后晚年在克里米亚写的回忆录。提到威尼斯这件事时,她依然忍不住嘲讽,说威尼斯这种制度,其实才是对普通公民最坏的制度。

    在古典城邦里,公民拥有直接的权力;在当代的君主国里,平民虽然没有决定政事的权力,但君主和贵族、官僚之间却有很强烈的对立关系,因此必须扶助平民,使得他们有了向上求助的可能。

    而威尼斯这样的共和国家里,通过精巧的设计,基本上杜绝了平民介入政事的可能。平民以上的贵族和官员,也都是一体的,没有一个超然于他们之上的权力者,会帮助平民来对付他们。

    而指望贵族对付其他贵族,保护平民利益,虽然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上肯定行不通。因为很简单——为什么凯撒他们,都叫“平民派”?

    在共和制度里,一个掌权贵族要是对平民太好,第一个不乐意的,就是其他贵族,哪怕他们的利益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直接损失。因为共和制度下,最可怕的并不是外敌,因为就算敌人消灭了这个国家,也需要人进行统治,那么他们照样可以延续下去;但要是有人给民众施加恩惠,获得了大家的拥护,绕过这些乱七八糟的议会和机构,那么贵族们可就危险了。

    所以,就算是有那么几个道德很高的人,他们也未必敢帮助平民。因为就算没这个心思,也会被其他人当做是邀揽民心。

    而且,这也不算无端指责,因为相比于习惯了两面三刀的贵族,平民最大的缺点,就是脑子耿直,只知道知恩图报这类的道理,不讲城邦政治原则。如果有野心家一直这么做的话,平民真会把他举上盾牌,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凯撒”的。

    可惜,威尼斯的市民似乎意识不到这些问题。

    太后评价道,威尼斯的大议会,虽然有个类似的名字,但并不是古典城邦那种大家直接参加的公民大会,也不是罗马那种平民选举百夫长、百夫长去参与大事的森都里亚大会。相反,这玩意儿和平民就没有什么关系。

    而这些平民——他们明明被小心翼翼地排除在整个权力体系外,却对于城邦事务非常热情,好像自己真的能决定什么似的。当然,这种错位,对她来说,倒是个好机会就是了。

    威尼斯本城的平民,早在当年十字军之前,就有不少针对希腊人的厌恶情绪了。两边的民族矛盾,实际上由来已久。以往的希腊贵族和威尼斯贵族,也都喜欢利用这一点,煽动市民,让他们主动做出过激行为,好给自己后面的行动提供理由,降低难度。

    面对克里特的唐突丢失和紫帐汗国的“背叛”,平民们当然也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个宿怨,为此义愤填膺。

    而间谍们就利用这个情绪,雇人到处散布极端的言论,鼓吹希腊人和拉丁人的矛盾,进一步煽动市民对希腊人的愤怒。他们宣称,这次的事件,说明不管哪个王朝,拜占庭都还是那个鬼样子。必须狠狠教训这些希腊人,让他们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才能让他们铭记教训,知道最伟大的威尼斯共和国不是好惹的。所有侵犯共和国利益的行为,都必将被绳之以法!

    不过,此时元老院忙于选举。大部分贵族都希望能把时间稍微拖一下,反正也没多久,影响不大。但焦急的市民在挑动之下,显然已经不想等这么久了。

    尤其是,克里特岛不是那种普通小岛,它能出产农作物,还是重要的航运中心。一些商人在那里设有商栈,商船也需要在当地停留,进行补给。而平民的生计,往往都和海运相关,很多人干脆直接就是海员行会的成员。因此,商人们经营的产业受到影响,会直接导致他们的收入降低乃至消失。

    另外,还有一些人没有直接参与当地的生意,但是购买了克里特那边的股票和债券。如果克里特岛的生意完蛋,他们也会损失惨重。所以,这些人也积极行动起来,一刻也不想等待了。

    趁此机会,间谍们鼓动市民,号召大家趁着选举的时候,向元老院请愿。他们告诉大家,贵族犹豫,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可以把出兵的好处,给几个候选人讲清楚。

    因为这次的收益,是非常明显的。只要能成功,那么就能挫败最近风头正盛的东罗马——这可是一众大国都求之不得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虽然对方平日里不太好打,之前已经让一些国家都吃了亏,但那都是陆上的战争。而这次,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