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抓我?本侯为皇帝算过命!【求月票】 (第2/3页)
二人,气氛却比之前更加凝滞。
朱允炆放下书卷,担忧地看向母亲:“母亲,外面真的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傅侍郎他们……怎么会……”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傅友文、茹瑺等人,平日里对他这位‘准皇太孙’也是多有恭敬,逢年过节礼数周到。
他虽不参与政事,但也知道他们是朝中重臣。
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甚至被冠以‘谋逆’之罪,这冲击对他而言太大了。
吕氏深吸一口气,放下银剪,走到朱允炆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强自镇定地安慰道:
“炆儿莫慌。朝堂之事,风云变幻,自有你皇爷爷圣心独断。我等身处内宫,只需谨守本分,静观其变即可。”
她的话看似安抚,实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告诫和疏离。
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然而,朱允炆的眉头并未舒展,他低声道:“可是母亲,那登闻鼓所言……宫闱禁药……还牵扯到父王……”
他说到‘父王’时,声音哽咽了一下:“皇爷爷他……定然伤心震怒至极。儿臣想去看看皇爷爷,劝慰一番……”
“不可!”
吕氏断然阻止,声音略微急促,随即又放缓语气:
“你皇爷爷此刻正在盛怒之时,需独自静处,处理朝政。你我前去,非但不能劝慰,反而可能徒惹烦忧。”
“切记,此时此刻,一动不如一静。”
她的担忧远不止于此。
那‘宫闱禁药’四个字,像一根毒刺,扎在她的心上。
深宫之中,阴私之事从来不少,她虽自信行事谨慎,但谁能保证不会有人借机攀咬,甚至泼脏水?
皇帝如今疑心病重到极点,万一……
还有那‘陕西旧案’,牵扯到先太子……这更是无比敏感的话题。
虽然她的炆儿是受益者,但谁能保证盛怒猜忌之下的皇上,不会产生一些可怕的联想?
一丝极淡的、却无比冰冷的恐惧,悄然爬上吕氏的心头。
她努力维持的镇定之下,是如履薄冰的惊惶。
她比朱允炆更清楚,这场风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能根本不按任何人的预期发展,会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无论你是袖手旁观,还是身处漩涡中心。
朱允炆看着母亲凝重的神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再坚持,但眼中的忧虑却更深了。
他隐约感觉到,母亲似乎知道些什么,或者在害怕些什么,而那是他从未接触过的、深宫之中最幽暗的一面。
母子二人一时无言,对坐殿中。
窗外天色依旧,但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已是密布的、令人压抑的乌云。
他们所能做的,似乎真的只有等待,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宁静中,等待着那未知的、可能席卷一切的命运降临。
那一丝丝担忧,如同殿内挥之不去的熏香,悄然弥漫,渗入心底。
另一边。
蒋瓛领了老朱那蕴含着滔天怒火和冰冷杀意的口谕,如同捧着一道催命符,带领着最精锐的锦衣卫缇骑,四处搜查线索。
虽然包裹里面的东西不多,但锦衣卫查案,一向专业。
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他们都能找到源头。
最终,他们在城东一家药铺,寻找到了禁药的线索。
而这个线索,直指江夏侯周德兴之子周冀。
于是,蒋瓛立刻带领其麾下,马不停蹄,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扑向了江夏侯周德兴的府邸。
侯府门前,门房见来者竟是锦衣卫指挥使亲至,且身后人马煞气腾腾,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府门大开,江夏侯周德兴一身侯爵常服,面色阴沉地走了出来。
他年岁已高,但身材依旧魁梧,带着一丝武人的彪悍之气。
看到蒋瓛,他先是闪过一丝惊疑,随即强作镇定,甚至摆出了侯爷的架子。
“蒋指挥使?”
周德兴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满:“如此兴师动众,围堵本侯府门,所为何事?莫非皇上又有旨意,需要本侯效劳?”
他试图先声夺人,搬出皇帝的招牌。
蒋瓛面无表情,微微一拱手,声音冷硬如铁:“侯爷,奉皇上口谕,查问一桩要案,需请侯爷及府上公子周冀,配合调查。”
“口谕?”
周德兴眉头紧皱,眼中警惕之色更浓:“什么要案,需要劳动蒋指挥使亲自来查?还要查问犬子?可有圣旨?”
他这是在故意刁难,也是心存侥幸,试图拖延时间。
蒋瓛眼中寒光一闪,不再客气,直接逼近一步,压低了声音,每个字都像冰锥一样刺向周德兴:
“侯爷,有些事,非要下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吗?关于……一些不该出现在宫里的‘香料’,还有……一些不该有的‘往来’?”
他虽然没有明说‘后宫’、‘淫乱’等字眼,但‘香料’、‘往来’这两个词,配合着他那冰冷刺骨的眼神和意有所指的语气,瞬间击碎了周德兴所有的侥幸。
周德兴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身体肉眼可见地晃了一下,强撑的气势瞬间崩塌。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