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屠杀!大屠杀!血流成河!【求月票】 (第2/3页)
曲的‘自豪感’,仿佛他们真的是支撑大明朝堂不可或缺的栋梁。
张飙闻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牢门边,如同看耍猴一样看着外面这几个濒死的‘大人物’。
他脸上带着那种标志性的、气死人的嘲弄笑容,轻轻鼓了鼓掌:
“精彩!真精彩!死到临头,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他的声音清晰地在通道中回荡,压过了傅友文等人的嚎叫:
“傅友文,茹瑺,郑赐,翟善你们几个,不过是老朱家请来看家护院,顺便打扫一下库房的管家而已。”
“当了几天管家,摸了几两库银,就真以为自己成了这府邸的主人了?”
“还‘大明没了你们要亡国’?啧啧,真是天大的笑话!”
张飙嗤笑一声,语气轻蔑到了极点:“你们信不信,就算把你们这帮蛀虫全剐了,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户部没了你傅友文,那个叫郁新的户部郎中就能顶上,保证账目比你算得还清!”
“兵部没了你茹瑺,那个在广西平叛有功、却因为不会送礼被你压着的铁铉,立马就能把军务整顿得比你强十倍!”
“工部、吏部多的是被你们排挤、却有真才实干的官员等着上位!”
“大明离了谁都能转!离了你们这些只想着捞钱、结党、甩锅的废物,只会转得更好!”
张飙每点一个名字,傅友文等人的脸色就惨白一分。
他说的这些人,要么是他们刻意打压的能吏,要么是他们根本看不上的‘书呆子’,此刻却被张飙如数家珍般点出,作为他们‘可有可无’的证明。
这种精准的打击,比任何辱骂都更让他们感到绝望和羞辱。
而蒋瓛则默然地把张飙点到的几个名字记在心中,等着禀报老朱。
“你……你胡说!”
傅友文还想反驳,但声音已经虚弱不堪。
“是不是胡说,你们到了下面,慢慢看就是了。”
张飙懒洋洋地挥了挥手,仿佛在驱赶苍蝇:
“赶紧上路吧,别耽误了投胎的时辰。”
“下辈子记住,当狗就要有当狗的觉悟,别总想着替主人操心江山会不会倒。”
说完,他不再看外面那几张因极度愤怒、恐惧和难以置信而扭曲的脸,转身回到床边,重新躺下,甚至还惬意地翘起了二郎腿。
傅友文、茹瑺等人被张飙这番诛心之言彻底击垮了最后的精神支柱。
他们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眼神空洞,连哭嚎和诅咒的力气都没有了,如同真正的死狗一般,被锦衣卫无情地拖向了游街囚车,等待他们的将是千刀万剐的极刑。
……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不光诏狱在执行老朱的旨意,其他地方也同样在执行。
无数与陕西有牵连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只要在账目、升迁上有任何疑点,或被对手趁机举报,立刻就会被如狼似虎的锦衣卫锁拿入狱。
抄家、审讯、处决……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西安城更是重灾区,蒋瓛派出的得力干将坐镇,按照宋忠提供的名单和线索,大肆抓捕。
一时间,陕西道上至布政使、下至县令,人人自危,监狱人满为患,刑场上的血迹几乎从未干涸。
老朱要用这场彻底的清洗,来抹平他心中的怒火,也来重塑他对边疆重地的控制。
“不……不可能!皇爷爷……皇爷爷怎么会……”
鲁荒王朱檀的嫡子,年幼的朱肇辉,穿着睡袍被奶娘从床上拉起,听到管家语无伦次的禀报,小脸煞白,手里的玉如意‘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无法理解,为何一夜间,天就塌了。
朱檀的妃子汤氏,正对镜梳妆,闻讯手中珍贵的犀角梳猛地折断,划破了指尖,鲜血滴在华丽的裙裾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看着镜中自己瞬间失色的脸,喃喃道:
“王爷……王爷才去了多久……皇上……何至于此啊!”
她身后的宫女们早已乱作一团,哭泣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府中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长史、属官们,此刻更是面如土色,如同无头苍蝇般在庭院中乱窜。
有的试图收拾细软准备逃跑,有的则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地念叨着‘完了,全完了’。
他们无法相信,靠着鲁荒王和郭宁妃这棵大树,原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怎会顷刻间就大祸临头?
而王府深处,一间隐蔽丹房旁的值守小屋内,一个穿着绸缎管事服、眼神闪烁的中年男人,正在手忙脚乱的指挥两个亲信小厮,额头上全是冷汗。
“快!快把那几个匣子!还有丹房里的底簿!都拿来!拿到后院锅炉房烧了!快!”
他正是泄露丹方出去的鲁荒王心腹管事。
他深知自己经手的事情是何等隐秘和致命,一旦被查出来,绝对是凌迟碎剐的下场。
他自己也手忙脚乱地从床下的暗格里掏出一本用油布包裹的、记录着各种药材来源、丹方试验记录的小册子,这是他最致命的罪证。
他像捧着烫手山芋一样,急匆匆地就要往外冲,想去亲自销毁。
然而,就在他刚拉开房门的一刹那——
“砰!”
房门被人从外面猛地踹开。
刺眼的火把光芒下,是几名身着飞鱼服、眼神冷冽的锦衣卫。
为首的小旗官冷笑一声,目光精准地落在他怀里还没来得及藏起的油布包上:
“王管事?这么着急,是要去哪儿啊?手里拿的,又是什么好东西?”
王管事瞬间僵在原地,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灰,怀里的册子‘啪’地掉在地上。
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裤裆瞬间湿了一片,只剩下绝望的呜咽。
人赃并获,他连一丝狡辩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大队官兵开始砸毁王府时,朱肇辉和汤氏等王府核心成员已被勒令集中在主殿前的广场上,‘观看’这场对他们而言不啻于凌迟的毁灭。
看着熟悉的亭台楼阁在刀斧下崩塌,珍爱的奇珍异宝被随意践踏或装箱抄没,听着琉璃破碎、梁柱断裂的刺耳声响,闻着随风飘来的烟尘味,汤氏紧紧搂着年幼的朱肇辉,身体不住地颤抖,美丽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和无尽的绝望。
她或许想起了昔日王府的繁华,想起了丈夫朱檀生前的荒唐与最终的早逝,更想到了自己和儿子那漆黑一片的未来。
年幼的朱肇辉则被眼前的景象彻底吓傻了。
他死死抓住母亲的衣角,看着那些凶神恶煞的兵士,看着变成废墟的家,小脸上满是恐惧和茫然,终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在断壁残垣间显得格外凄厉。
一些忠于王府的老仆跪在地上,朝着应天的方向磕头,哭喊着‘皇上开恩’,但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砸毁的轰鸣声淹没。
王府外围,被官兵拦在外面的百姓越聚越多,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看着这座昔日他们只能仰望、甚至充满畏惧的王府是如何被夷为平地的。
“啧啧,真是天威难测啊……说砸就真砸了!”
一个老者摇头叹息,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活该!叫他们以前横行霸道!那小王爷强占我家田地时,可想过有今天?”
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咬牙切齿,脸上是压抑已久的快意。
“快看!”
有人指着从废墟中清理出来的物件议论道:
“那是不是王府的丹炉被抬出来了?听说就是这些玩意儿害死了王爷!”
“唉,只是苦了府里的女人和孩子……”
也有心软的妇人,看到被押解出来的女眷和哭泣的孩子,面露不忍。
“苦!苦个屁!你知道这小王爷害死了多少人吗?听说炼丹都杀了九十九个童男童女!”
“畜生!活该这个下场!皇上英明!大义灭亲!”
百姓们的反应是复杂的,有对权贵倒塌的快意,有对老朱的敬畏,有对往昔压迫的痛恨回忆,也有一丝对无辜牵连者的同情。
但老朱的这场清洗,远没有结束。
……
东宫,夜色正浓。
吕氏正坐在梳妆台前,由贴身宫女服侍着卸下钗环。
铜镜中的她,依旧保持着温婉的仪态,但眼底深处那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隐忧,却逃不过自己的眼睛。
突然,一阵急促、杂乱且极具压迫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东宫夜的宁静。
伴随着的,还有内侍惊恐的阻拦声和呵斥声。
“你们不能进去!这里是东宫!”
“滚开!锦衣卫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