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年红包太多了 (第1/3页)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
整个谢家老宅可谓是人声鼎沸,一片忙碌之象,天还没亮厨房内便传出一阵乒乒乓乓的切菜剁肉声!
几名年轻的曾孙在忙着贴春联,曾孙女等人包括谢小玲在内,则全都蹲在厨房外面洗菜。
毕竟这过个年可是上百人一块吃饭,起码得做十桌以上的饭菜。
她们这群女眷自然是闲不下来的了。
作为谢家的NO.1,谢星远起了个大早穿着崭新的藏青色唐装,坐在客厅内喝着茶啥也不用干,只管等着吃饭就行了。
原身体主人生了五儿两女。
这老大、老二已经去世自然是不用说了。
因此客厅内还坐着的儿子辈也就只有老三谢广志、老四谢志强,以及老五谢强军,至于说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去世了,另一个大年初一的时候才会过来给他拜年。
当然了,去世的大女儿虽然来不了了。
但是几个外孙还在世。
所以等到明天大年初一的时候,外孙也会带着外曾孙、外玄孙那些晚辈过来给他拜年。
为此,谢星远特意让吴本忠提前从银行那边取了不少零钱出来,准备了上百个红包。
这些红包按照辈分和年纪,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以备随时给这些来拜年的晚辈发红包。
好在发红包这个习俗在江南省这边只有没结婚的晚辈才有。
要不然的话,怕是这上百个红包还不够呢!
.................
中午。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谢家老宅的院子里十张八仙桌排得满满当当,每一张桌上都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
谢星远所在的这个村子过年都是中午放鞭炮,晚上放烟花,因此这边吃的饭也不叫年夜饭,而是叫团圆饭。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古时江南省这边属移民之地,故而方言与习俗太多。
再加上这边过去山路难行,从而造成了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地域特色。
在这种情况之下,哪怕是同一个市区的几个村子,可能习俗都不太一样!
当然了,这种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比过去好多了,但终究还是有一些习俗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