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 章 考校孩子 (第2/3页)
记忆也很浅薄,但此时她的眼眶却已经完全红了。
此刻,书斋内的谢星远早就注意到了便宜曾孙女的身影。
只不过他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继续教着孩子们熟读《药性歌》,因为初步判定孩子们是否对中医有兴趣,他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等到元宵过后,学校就要开学了。
在开学之前确定哪些孩子对中医有兴趣,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谢星远也不会去故意为难孩子们,更不会去强求任何一位孩子必须学医,只是尽可能提早发现对中医有兴趣的孩子罢了。
就这样.....
七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转眼间,时间便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一天。
..................
一大早,谢家老宅内便弥漫出一阵香甜味道。
那是谢家几个赶回来过元宵的后辈,正在厨房内忙着做糯米汤圆。
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这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其实元宵和汤圆这两种东西都是用糯米做的,只不过就是一个是滚出来的,一个是包出来而已,就这点区别罢了,实际上主体味道都差不多。
长曾孙谢正韵同另外几个兄弟正在院子里忙着挂灯笼,谢宇宁则来到了书斋内帮忙。
因为今天,曾祖爷爷就要考校那六个小家伙了。
七天的中医启蒙学习已经结束!
六个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斋内,小脸上难得的多出了几分认真与忐忑。
他们似乎也清楚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就连最小的谢子睿也绷着小脸,嘴里还在无声地念念有词,似乎像是在复习老祖宗所教的知识一般。
上午,八点左右。
谢星远缓步走入书斋,只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开始考核,而是让便宜曾孙子谢宇宁去取了一些中草药过来。
在考校孩子们背诵《药性歌》的同时,他还准备让孩子们闻一闻,尝一尝他们背诵的那些中草药,以此来初步断定这六个孩子的中医喜爱如何。
毕竟背的再好,那也只能说明你的记忆力不错,确实是用心在读记。
但这并不能代表其对中医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