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愁云・铸币困境 (第2/3页)
穿,轻轻一掰便断成两截,露出里面的铅芯。"不是老朽守旧," 他指向正在给骡马喂料的士兵,他们手中的无孔币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您看这些弟兄,发饷时要数三遍,生怕拿到的是掺铅的假币。无孔币没有方孔,连穿绳做记号都不行。" 学徒捧着开裂的模具过来,青铜碎片上的 "林" 字缺了半撇,裂缝中嵌着未清的铅渣,"第三次开裂了,都是 ' 林' 字笔画最细的地方。"
林宇蹲下身,用炭笔在砖面勾勒改良图,银粉混着砖灰落在袖口的补丁上 —— 那是用普通布料缝的。"这里的 ' 林' 字徽记笔画太细,受力集中," 他指着模具裂痕处,"把徽记笔画加粗两倍,再在边缘加一圈凸棱,既加固模具,又能让百姓摸起来有手感。" 老周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应天府,年轻的林主簿也是这样,用算盘算穿了私铸党掺铅的把戏,"当年您算清每千钱的含银量,现在又要从模具上找解法。"
"当年布政使弹劾我坏了祖制," 林宇忽然停笔,炭笔在砖面留下深深的划痕,"可祖制没说官钱能掺铅,没说百姓要用命换钱。" 熔炉突然发出闷响,银浆溅在砖面上,将他画的改良图烧出焦洞,"蜀地的布政使若阻难,就让他看看这些私钱 ——" 他踢了踢脚边的牛皮袋,里面的私钱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哑响,"看看百姓被坑了多少年。"
更夫敲过戌初,后院传来兵器相撞的脆响。巡逻队押着三个衣衫褴褛的山民进来,他们腰间的碎银里掺着铁砂,正是私铸党常用的手段。林宇接过搜出的半枚断刀,刀身没有任何标记,"把这些废铁熔了,掺进炉料里。" 他平淡地说,"废铁也能成有用之物。"
子时三刻,工坊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熔炉的轰鸣与更夫的梆子声交织。老周盯着开裂的模具,突然想起年轻时见过的波斯银币 —— 虽然无孔,却用特定大小的皮袋分装,十枚一袋。他一拍大腿:"有了!咱们做专用钱袋,牛皮缝制,刚好装十枚银币,袋口刻上与齿纹对应的凹痕,一摸就知道有没有少。"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工坊的破瓦,老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