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明末隐龙 > 炉火淬真金 —— 技术沉淀与革新

炉火淬真金 —— 技术沉淀与革新

    炉火淬真金 —— 技术沉淀与革新 (第2/3页)

出一条条并排的、更‘顺溜’的力量传递道儿!五十人的脚踏劲儿,先通过省力杠杆放大,再通过多组精铁铸的中小型齿轮一级级传过去,最后汇总到明轮主轴上!”

    草图在她笔下迅速成型,一条条清晰的传动线路如同脉络般延伸开来,在雨幕中格外显眼。

    “绝了!太绝了!” 孙师傅浑浊的老眼一下子亮了起来,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一把抓住叶梦珠的胳膊,又赶紧松开,怕自己手上的油污弄脏了她的衣服,“化整为零!分力合击!夫人!您这是点石成金啊!这样单个齿轮和轴承受的力气小了,对材料的要求就降下来了!用咱们现在能稳定铸出来的精铁小齿轮,配上省力的脚踏盘... 准行!工期和花费也能少一大截!”

    工匠们围着草图,兴奋地讨论着细节,之前的沮丧被一种拨云见日的激动取代。失败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向更高台阶的垫脚石。雨水似乎也被这股热情感染,小了不少。

    “孙师傅,你牵头,组建个‘磐石传动攻坚组’。” 叶梦珠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语气不容置疑,“按这个思路,三天内拿出详细的设计方案!材料组,把精铁供应跟上!锻工组,按新要求铸齿轮毛坯!记住了,咱们不求快,只求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这‘磐石号’的骨头,得在这次修复中,炼得更结实!”

    “得嘞!” 孙师傅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旁边的铁桶嗡嗡响。

    炉火在雨幕中重新熊熊燃烧,映红了半边天,锻锤的敲击声带着新的节奏和力量响起,“叮叮当当” 的声音在雨巷中回荡,像是在演奏一曲革新的乐章。船坞内弥漫的不再是失败的阴霾,而是沉淀后的专注与突破的渴望。技术的力量,正在炉火与反思的淬炼中,向着更深、更精的方向慢慢扎根、生长。

    第一百五十四章(中) 沃土孕生机 —— 农业根基与民心所向

    川东腹地,平昌县,张家坳。 八月中,秋高气爽。

    日头把金粉似的光撒在稻田上,沉甸甸的谷穗低着头,穗尖的芒刺在风里轻轻颤动,像无数支小唢呐在吹奏丰收。田埂边的狗尾草长到半人高,毛茸茸的穗子沾着晨露,被阳光照得透亮。割倒的稻捆在田垄上码成小山,金黄的稻叶间还夹着几株紫色的野花,是被镰刀顺带割下来的,反倒添了几分野趣。

    张石头站在田埂最高处,裤脚还沾着泥点。风掠过时,稻浪 “沙沙” 地响,带着新谷特有的清甜气息,混着泥土的腥气扑进鼻腔。他弯腰捡起一穗掉落的稻谷,用粗糙的拇指搓掉谷壳,雪白的米粒滚在掌心,带着温热的触感。

    “吴先生!您闻这米香!” 他朝着田那头喊,声音撞在稻浪上碎成一片,“新稻打出来的米,熬粥能结层米油!”

    吴明远背着药篓走过来,篓子里还装着刚采的驱虫草药。他捏起张石头掌心的米粒,对着太阳照了照:“透光无斑,是好米。” 指腹碾过米粒边缘,能感觉到细微的纹路,“你这地用了草木灰追肥,肥力足,谷粒才这么瓷实。”

    田垄间,二柱子正挥着镰刀割稻,“唰唰” 的声响里,稻秆断裂的脆响格外清晰。他媳妇端着瓦盆走来,里面盛着晾好的绿豆汤,粗瓷碗碰撞发出 “叮叮” 声:“歇会儿再割!喝口汤!” 绿豆汤里飘着几片薄荷叶,清清凉凉的气息漫开来,驱散了身上的热燥。

    “石头叔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