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明末隐龙 > 棋局与血饵

棋局与血饵

    棋局与血饵 (第3/3页)

献忠有‘西窜入蜀’意图的‘风声’,通过可靠渠道,‘不经意’地透露给川东方面。尤其是... 林宇手下的‘察访司’。让他们‘有所准备’。” 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林宇不是自诩爱民如子、深根固本吗?让他提前知道猛虎将至,看他如何应对?是仓惶失措,露出破绽?还是拼死抵抗,与张献忠两败俱伤?无论哪种结果,对朝廷... 都是利好。”

    幕僚记录完毕,看着墨迹未干的几份文书,仿佛看到无形的绞索已然套向千里之外的川东。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阁老... 若... 若林宇真有通天之能,挡住了张献忠,甚至... 将其击溃呢?朝廷岂非白费心机?”

    “击溃?” 温体仁仿佛听到了一个有趣的笑话,轻轻摇了摇头,重新拈起一枚棋子,凝视着棋盘上那处精心预留的 “罅隙”,目光幽深,“张献忠拥众数十万,流寇习性,劫掠成性,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林宇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川东那点刚刚攒下的家底,会被这场战火焚毁殆尽!其新军必遭重创!民心必遭蹂躏!届时...” 他手中的棋子轻轻落下,稳稳堵住了 “罅隙” 旁白棋最后一丝可能的活路,“... 朝廷只需以‘平叛戡乱’‘抚慰黎庶’之名,遣一上将,提一旅王师入川,收拾残局。川东,依旧是朝廷的川东。林宇?要么死于乱军,要么... 以‘跋扈不臣’‘养寇自重’之罪,槛送京师。此局,无论张、林谁生谁死,朝廷... 稳操胜券。”

    幕僚彻底拜服,深深躬身:“阁老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学生... 五体投地!”

    温体仁摆了摆手,目光再次投向棋盘,仿佛那纵横十九道,便是他掌中的乾坤天下。他端起微凉的茶盏,轻啜一口,语气恢复了最初的平淡无波:“即刻用印,六百里加急发出。记住,所有文书,用不同渠道,不同印信,务必... 天衣无缝。” 他顿了顿,补充道,“给郑崇俭的密信... 用我那方私印。”

    “是!” 幕僚郑重应诺,小心翼翼地将几份墨迹已干的文书收好,如同捧着决定无数人生死的符咒,躬身退出了这间弥漫着檀香与阴谋气息的书房。

    房门轻轻合上。书房内,烛火依旧明亮,檀香依旧袅袅。温体仁独自一人,凝视着棋盘上那枚落在 “四川” 星位旁、留下 “罅隙” 的黑子,以及后续堵死白棋生路的几手。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象征 “川东” 的白玉棋子,触手温润,却冰冷异常。

    三日后,川东,白帝城经略府。

    柳如烟将一份加密的情报放在林宇面前,纸张边缘因传递急促而微微发卷:“察访司从陕西线人处得到消息,郑崇俭近期将主力调往陕北,金牛道等要隘守备减弱。同时,湖广方向传来消息,左良玉部对张献忠的追击放缓,似有意无意将其往西驱赶。”

    林宇拿起情报,指尖在 “郑崇俭”“左良玉” 等名字上划过,目光深邃。他看向墙上的地图,手指重重点在襄阳与夔门之间的区域:“温体仁这是想借刀杀人,让张献忠来当这把刀。”

    陈墨眉头紧锁:“那我们该怎么办?张献忠势大,硬拼怕是损失惨重。”

    林宇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温体仁想让我们两败俱伤,我们偏不如他意。传我命令,加固夔门及各隘口防御,将粮草、百姓向腹地转移。同时,让赵猛从北线抽调部分兵力,驰援东线。告诉弟兄们,张献忠是虎,我们就做驯虎人,让他有来无回!”

    窗外,白帝城的风更急了,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血战。棋盘已摆好,血饵已抛下,各方势力的博弈,即将在川东的土地上,掀起惊涛骇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