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初至,聚宝街声 (第2/3页)
。桥中央立着个石雕像,是个背药篓的老者,手里拿着柄小药锄,石雕的衣袍褶皱里还刻着几味药草的名字——据说是丹鼎城的奠基者,第一位在此开馆炼丹的修士。
过了桥,就是聚宝街。这条街比刚才的主街宽了近一倍,两旁的店铺也气派得多。“流云阁”在街中段,是座两层的青砖楼,门楣上的“流云阁”三个字是金字,下面挂着块黑木牌,上面用银粉写着“药材·法器·符箓”,一目了然。门口站着两名劲装护卫,腰间的弯刀与张老的护卫同款,刀鞘上刻着流云纹,见他们走来,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拱手问道:“几位是?”
云澈取出暖玉令牌,护卫接过看了看,令牌背面的“贵”字在晨光中格外清晰。他眼神微变,立刻侧身引路,语气比刚才恭敬了几分:“原来是张老的客人,里面请,王掌柜已在二楼等候。”
踏入流云阁的刹那,一股淡淡的檀香混着药香扑面而来,比外面的药香清雅得多。一楼是卖场,左侧摆着几排木架,上面整齐地码着丹瓶,瓶身上贴着标签:“清心丹·下品·五十灵石”“止血散·中品·百二灵石”。右侧是法器区,挂着些低阶法剑、符箓袋,还有几个铜制的炼丹炉,其中一个炉身上刻着火焰纹,正散发着微弱的红光——显然是刚炼过丹的。
几个修士正在挑选药材,其中一个穿绿袍的中年修士拿着个玉盒,对伙计说:“这‘凝肌花’不够新鲜,换盒昨日到的。”伙计连忙应着,从柜台下又取了个盒子,打开时,里面的粉色花瓣上还带着水珠,灵气比刚才那盒足了不少。
“几位楼上请。”护卫引着他们上了楼梯,楼梯是梨花木做的,踩上去没什么声音。二楼是待客区,铺着厚厚的地毯,靠墙摆着几排书架,上面放着些《丹草图谱》《法器入门》之类的书,显然是给客人等候时翻看的。
楼梯口站着个中年男子,穿件月白锦袍,腰间系着玉带,留着山羊胡,手里把玩着两颗核桃大小的“灵珠”,珠子碰撞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见他们上来,他立刻拱手笑道:“在下王坤,是这流云阁的掌柜。张老今早传讯说几位会来,特意吩咐我好生招待。”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带着商人特有的圆润,却让人不觉得油腻。
“有劳王掌柜。”云澈回礼,目光落在王坤手里的灵珠上——那珠子是“聚灵珠”,能缓慢吸收周围灵气,虽只是下品,却也值不少灵石,可见这掌柜在商队里地位不低。
王坤引着他们往东侧走,穿过一条挂着字画的走廊,推开三扇木门:“这三间房是阁里最好的客房,几位先歇歇脚。”
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摆着张梨花木桌,桌上放着套紫砂茶具,壶里的水还冒着热气,显然是刚沏好的。窗台上摆着盆“驱蚊草”,草叶细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草不仅能驱蚊,还能安神,对修士修炼很有好处。林溪月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是个小院子,院里种着几株“凝露竹”,竹节上挂着晶莹的露水,晨光洒在上面,像缀了串碎钻。
“这三间房请几位安心住下,食宿全免。”王坤递来一个深蓝色的钱袋,钱袋是用“水蚕丝”织的,防水防潮,“这里面是张老留下的五十块下品灵石,供几位日常开销。若需要药材、法器,或是想打听什么消息,随时吩咐下人就行。”
云澈接过钱袋,入手沉甸甸的,隔着袋子能摸到灵石的棱角。“多谢王掌柜。”他顿了顿,问道,“不知张老何时能从丹鼎修大回来?”
王坤叹了口气,捻了捻山羊胡:“张老今早巳时传讯说,已在修大外的‘迎客亭’等候掌院召见。但修大的玄尘掌院您也知道,性子古怪得很,召见外人时常没个准点,少则三五日,多则半月也是有的。”他压低声音,“听说玄尘掌院最近在炼‘九转还魂丹’,正是关键时候,怕是没心思见客。”
林溪月听到“九转还魂丹”,眼睛亮了亮:“那不是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神丹吗?”
“小姑娘倒是懂行。”王坤笑了,“不过只是传说罢了,这丹三百年没出过成品了。”他看了眼云澈背上的沈砚,又看了看苏云苍白的脸,“几位要是需要药材,阁里倒是有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压制魔气的‘净灵草’、修复经脉的‘续筋花’,都是今早刚到的新货。”
苏云扶着桌沿坐下,轻声道:“多谢王掌柜,我们先歇歇,晚些再去麻烦您。”
王坤识趣地没多留:“那我不打扰几位了,有事摇铃唤我就行。”说着指了指门边的铜铃,转身带上门退了出去。
门刚关上,林溪月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床边,看着沈砚依旧沉睡的脸:“得赶紧找些好药给他调理,你看他颈间的青斑,还没完全下去。”她伸手探了探沈砚的额头,“还是有点烫。”
苏云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杯茶,指尖触到温热的茶杯,脸色好了些:“我刚才听王掌柜说有‘净灵草’,那草配合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