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松风琴骨:骨煞现形藏谱踪 (第2/3页)
“是苏婉藏谱的场景!”炳坤抓紧《苏婉医案》,医案某页突然透出朱砂光,映得琴身未干的刻痕清晰可见:“‘松风藏半谱,太乙合全章,骨煞不散,谱不现世’!”她指着琴头的暗格,锁孔边缘有磨损的痕迹,“这暗格被人撬过但没打开,锁芯和戏台柱子暗格的机关纹路一样!龙龈残片不仅是嵌合件,还是转孔的钥匙!”
老李从工具箱里掏出特制的细长工具,小心翼翼插入锁孔:“这是明代的‘梅花锁’,得用对应纹路的钥匙转三圈才能开。”他让煊墨扶稳残片,自己转动工具,“一圈……两圈……”暗格“啪”地弹开,里面躺着卷泛黄的绢纸,展开竟是半本《松风琴谱》,谱页边缘有烧焦的痕迹,空白处用朱砂写着“太乙峰第三溪湾,石琴对月,以松风调引之,全谱自显”,旁边画着小小的古琴符号,与终南山采药图的标记完全重合。
“骨煞附在琴骨里,是因为这琴是苏婉的备用琴!”煊墨的指尖抚过琴身,能摸到细微的刻痕,像是记录着什么,“秦藩王倒台后,她知道地宫不安全,特意将琴谱分藏两处——松风琴藏半本,太乙峰藏半本,又让药童把琴带出地宫,藏在西安老巷,用骨煞护住线索。”他指着骨屑,“这些骨粉不是苏婉的,是帮她藏琴的药童,被官差灭口后骨灰混进了琴漆,所以煞气里带着护主的执念。”
炳坤突然发现琴身内侧刻着小字,得凑近了才能看清:“是药童的名字!‘阿松护琴,盼遇善人’,阿松就是这药童!”她眼眶发热,“他用命护住了琴和半本谱,骨煞不散,是在等我们来完成他的心愿。”老李用软毛刷清理琴身,刷出些绿色的药渣,“是终南山的九节菖蒲!和我们采的一模一样,药童藏琴时还特意放了化煞的草药。”
玺铭摇响周阿姨给的铜铃,铃声清越,骨屑凝成的人形渐渐消散,化作点点绿光融入琴身:“铜铃克煞,阿松的执念该安息了。”她翻到笔记最后,“最后一种阴煞是‘魂煞’!笔记说‘魂煞聚于藏谱地,乃含冤者未散之魂,需全谱镇魂,缺一不可’!太乙峰不仅有半本谱,还有苏婉的魂煞在等我们!”
王先生突然想起什么,从樟木箱里翻出个旧账本,纸页脆得一碰就掉渣:“老爷子说这琴是民国二十三年从太乙峰下的药农手里买的,卖琴人姓苏,说‘琴里有谱,谱里有冤,等有缘人来寻’。”账本上记着交易记录,卖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