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 (第2/3页)

问题,也是朝廷系统性腐败的结果。

    虽然不是高俅一个人的锅,但他绝对要负最大的责任。

    毕竟他做殿帅十几年,对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没有改善,甚至使局面更加恶化了。

    其实高世德用“尸位素餐”评价俅哥,已经很客气了。

    不过有件事却值得一说,官员侯蒙,以‘遇事敢言,不避权贵’著称。

    早些年,他任御史中丞时,曾多次弹劾权贵,包括蔡京、童贯等奸臣。

    之后他又任尚书左丞,同知枢密院事。

    枢密院本就是文官与宦官节制武将的机构。

    所以侯蒙对高俅吃空饷的事了如指掌,他曾上书弹劾,赵佶却不予理会。

    侯蒙多次进言,赵佶不堪其扰,反而将他斥责了一番。

    防备武将一直都是赵家的优良传统。

    赵佶是昏君,却不是傻子,相反他还很“聪明”,他打的算盘珠子,经常能崩到人脸上,不然他怎么驾驭这么多奸佞?

    只要稍微有一点点脑子的皇帝,都会在军中安插自己的眼线,更何况汴京还是赵佶的大本营。

    京城少了几万禁军,可不是几个,俅哥即便有能耐,可以瞒住一时,但绝对瞒不了十几年。

    最起码赵佶的几个女婿,肯定会把这事禀报给他。

    赵佶一直都知道高俅在吃空饷,而俅哥将截流的“全部”饷银,以“进奉”的形式充入了赵佶的内帑。

    陪皇帝踢球不是万能的,但钱却是。

    侯蒙再弹劾下去,赵佶自己“受贿”的事都要暴露了,他能不气吗?

    赵佶需要钱,因为他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拿国库的钱肆意挥霍,何况国库也没钱啊。

    北宋朝廷冗官冗兵是出了名的,每年支付官员的俸禄和将士的军饷,占财政总收入的七成左右。

    治理河道、军器更迭、赈灾救济、大型庆典、驿站维护、医疗教育等等,都需要花钱,国库经常赤字。

    北宋经济繁荣,藏富于民,但朝廷因开支巨大,真的很穷。

    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

    也是蔡京一块党人碑能罢免千余名官员,高俅能吃几万人空饷的隐性原因,一切都是赵佶有意为之。

    赵佶觉得这不是自毁长城,而是在节约开支。

    毕竟北宋初期时,禁军不过二十万,厢军不到三十万,江山不是也稳固下来了吗?

    如今朝廷可是拥有八十万禁军,近百万厢军,京城少几万禁军怎么了!

    何况汴京深处腹地,还有黄河作为天险,很稳的好吧!

    恐怕高世德现在对赵佶说,有朝一日,金军能畅通无阻的兵临城下,五万大军甚至能围困汴京城,赵佶估计会笑死。

    朕的北境十五万禁军是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