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武松归来 (第3/3页)
右挂雪花镔铁刀;胸前十字罗稠大红花,脚踩鹰爪四缝干黄靴。
这身打扮与他挺拔的身姿相得益彰,在清河县的街市上,引得百姓纷纷侧目。
每当有乡邻上前行礼,他都会微微颔首回应,既保持官威又不失亲切。
武松耳边萦绕着百姓的欢呼,心中不禁涌起阵阵自豪。
这种被人真心敬重的感觉,让他想起当年在阳谷县任都头时的风光,但如今的荣耀远胜往昔。
他不再是区区小吏,而是正经的八品武官,更是深受百姓爱戴的高将军麾下爱将。
想起从前浪荡度日的自己,再看如今的光景,武松不禁握紧缰绳,眼中露出坚定之色。
——这条追随衙内的道路,确实让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武大郎穿着新做的细布长衫,见弟弟这般威风,他不住用袖口擦拭眼角。
当武松下马与他相见时,围观的百姓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大郎紧紧握住二郎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一遍遍抚摸着二郎的官服,憨厚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在县衙的接风宴上,一众官吏频频举杯,称赞武松剿匪有功、为清河争光,更不忘感念高世德对清河县的恩德。
武松酒到杯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每提及高世德时,必起身拱手,言语间充满了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高山仰止的敬佩。
武松在清河小住期间,每日都有乡邻前来拜访,或是送礼,或是邀请赴宴。
每每走在街上,百姓们都会恭敬地行礼问候,称他一声“武大人”,这份荣耀让他倍感满足。
武松也结识了一位朋友,名叫苟富贵,又名高三。
原来高三本是阳谷县人,当初他得了高世德给的遣散费,回老家娶了个婆娘,如今生活拮据。
之前他让人往汴京给高大高二送信,一直也没有消息,毕竟二人当时还在青州。
得知武松是高衙内的麾下,他便前去套近乎,武松也正准备寻他。
因为高大高二现在手里是真的有点家底。
当初高世德打发高三时,也赏给二人各五百两银子,清河县剿匪,他们又得五百两,从青州回来更是腰包鼓鼓。
他们和高三毕竟是几年的朋友关系,便托武松捎带赠予的二百两银子。
富贵能在高衙内身边排第三,全凭一张嘴,再加上曾为高世德效过力,没几日,他便和武松成了好友。
高三想开一家生药铺,想让武松入股,武松非常豪气,当即就甩出五百两银子。
得知高世德即将领兵攻打田虎,大和尚坐不住了,武松也坐不住了,二人星夜赶往河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