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转世 > 第四章 大道至简

第四章 大道至简

    第四章 大道至简 (第2/3页)

    “紫玉灵芝,秉月华精华而生,寅时初凝,至午时阳和之气最盛时方蕴足灵机,此时采摘,药性完满。”扶摇子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对天地造物的敬畏。他自腰间取出一柄非金非玉、温润生光的短刀,刀身刻有云纹。只见他手腕轻抖,刀尖精准无比地划过灵芝与岩壁相连的根部,不伤其分毫,那朵幽蓝灵芝便如羽毛般轻轻落入他掌中,光华内蕴,触手微温。他将其郑重放入玄真背负的竹篓:“收好,此物蕴天地至纯生机,乃造化所钟,非寻常草木可比,若遇心脉绝息之危,取其一片,合玉泉之水含服,或有夺天之功。”

    (三)吐纳分瀑

    正午时分,日悬中天,阳光艰难穿透浓密林冠,投下斑驳光柱。师徒二人行至一处绝壁飞瀑前。但见百丈银练自九天轰鸣垂落,砸入下方深不见底的寒潭,声若雷霆,震耳欲聋。水汽弥漫,凝成冰冷白雾,寒意刺骨,潭边岩石皆覆着滑腻青苔。

    扶摇子褪去外袍,只着一条及膝麻布短裤,露出精瘦却筋骨如铁铸般的上身。他赤足踏入寒潭,水面仅及膝,潭水冰寒彻骨,玄真在岸边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扶摇子却面色如常,一步步走至瀑布正下方一块被冲刷得光滑如镜的青石上,盘膝而坐。轰鸣的巨瀑挟万钧之力,直冲其顶!

    玄真在岸边寻干燥处生起一小堆篝火,既是取暖,亦是警戒。他屏息凝神,望向瀑布下的师父。只见扶摇子双目微阖,面容安详,呼吸渐缓,渐深,渐至微不可闻。半炷香后,其胸膛方见一次极其微弱的起伏。更令人惊异的是,那飞泻直下的狂暴瀑布,水流在距离扶摇子身躯尺许之处,竟仿佛撞上了一层无形而柔韧至极的屏障!水流自然向两侧分避滑开,形成一道清晰可见的“人”字形水幕,将他身周三尺之地护得滴水不漏。激流冲击屏障的闷响,与瀑布本体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韵律。

    日影西斜,寒潭阴影渐长。扶摇子缓缓醒转,长吁一口气,气息凝成一道笔直白练,射出丈许方散。他周身肌肤凝结着细密晶莹的水珠,在斜阳金辉映照下,折射出七彩毫光,宛如披着一件霞光宝衣。

    “师父,方才那……可是传说中的‘水遁’仙术?”玄真按捺不住心中震撼,急步上前问道。

    扶摇子含笑摇头,声音带着吐纳后的温润:“非法术,亦非神通。乃心静至极,身意空明,与万物同和,自然生发之境。”他抬手指向依旧轰鸣的飞瀑,“你看这水流,何曾有分别之心?遇石则绕,逢壑则流,遇阻则分,无思无虑,顺势而为,故能奔流不息,无物可断。人心若此,澄澈无碍,不起妄念,不违自然,动静皆合于道,便是得道。”玄真闻言,望着那被师父“分”开又复流的瀑布,再回想那分水奇景,心中似有明光闪过,又似蒙着一层薄纱,只得默然沉思,将师父话语刻入心底。

    (四)琴引百禽

    归途,暮色初染林梢。扶摇子步履愈显轻快,如御清风,足不点地。他时而驻足,侧耳倾听山鸟归巢前最后的啼鸣。一只翎羽华丽、红腹如锦的角雉,似被其气息吸引,翩然自林间飞落,稳稳停在他肩头,亲昵地以喙轻啄他如雪的白发,发出“咕咕”的轻柔鸣叫。

    “师父,它……它竟能懂得您的言语心意?”玄真看得目瞪口呆。

    “万物有灵,草木山石尚且有情,何况飞禽走兽?天地本有大道纶音,万物皆可通意。”扶摇子神色温和,伸出手指,轻轻抚过角雉光滑的羽翎,“唯世人身陷红尘,杂念如云障心,灵台蒙尘,失了这份与万物共鸣的纯真天性。”那角雉似乎极为享受,颈项微弯,轻蹭他的手指,片刻后,才发出一声清亮长鸣,振翅飞入暮霭林深之处。

    返回玉泉观时,已是日暮西山,霞光将道观映照得一片暖红。扶摇子于殿内青铜香炉中添入数粒自采柏子、松脂与数味清心草药秘制的香丸。顷刻间,一缕清冷、深邃、带着山林木质的独特幽香袅袅升起,弥漫观中,令人心神为之一清。随后,他自内室捧出一张形制高古、木色沉黯的七弦琴,置于观前石台之上。盘膝而坐,十指轻拂,琴音乍起。

    琴声初如幽谷滴泉,泠泠淙淙,继而渐如松风过壑,浩浩汤汤。时而清越穿云,时而低回婉转。琴音与观外松涛阵阵、檐下玉泉叮咚天然相和,浑然一体,共谱成一曲超越人籁的天籁之音。琴弦在他指下,仿佛拥有了生命,每一次勾剔抹挑,都牵引着山间的灵气。

    奇妙之事随之发生。琴声回荡于寂静山峦,先是近处枝头几只山雀停止聒噪,歪头倾听。继而,越来越多的山鸟,黄鹂、画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