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晋阳结拜 (第2/3页)
搏杀与凯旋的荣光。
晋王李克用高踞主位,他身形魁梧,虽已年过五旬,鬓发染霜,但那双虎目依旧锐利如鹰,顾盼间自有睥睨天下的威势。多年征战留下的风霜刻在脸上,此刻却被浓郁的笑意冲淡。大败宿敌葛从周,一举收复三州失地,这份功绩足以让他一扫阴霾,雄心万丈。
“诸将!”李克用声若洪钟,举起了手中巨大的金杯,“此战大捷,扬我河东军威,重创朱温逆贼,皆赖将士用命,浴血奋战!存勖吾儿,运筹帷幄,勇冠三军!‘李易’将军,奇谋破阵,神勇无双!当为此战首功!来,满饮此杯,庆我河东大胜!”
“庆我河东大胜!”殿内文武群臣、有功将士齐齐举杯,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
李存勖起身,恭敬行礼,朗声道:“父王洪福!三军将士效死!儿臣与李易将军,不过尽本分而已!”他言辞谦逊,但眉宇间的飞扬神采却掩不住。
李存孝(李易)也随之起身,微微躬身:“晋王过誉。破敌乃全军之功,末将不敢居首。”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与这喧嚣热烈的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举杯,目光掠过杯沿,与主位上李克用那看似欣慰实则锐利的眼神短暂相接,心头微微一凛。
封赏开始。金银绢帛,良田美宅,官爵勋位,流水般赐下。有功将士无不感激涕零,叩谢王恩。气氛愈加热烈。
轮到李存孝时,李克用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眼中赞赏之意毫不掩饰:“李易将军!自你投效以来,屡建奇功。吓退王彦章,吓死王彦瞳,已显锋芒。此番破葛从周,连克其十八道绝杀军阵,更以火融冰,智取落魂泽,勇破盘蛇谷,居功至伟!本王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王意,擢升李易为河东军‘破阵都指挥使’,位同节度副使,总领新锐‘飞虎军’!赐黄金千两,锦缎五百匹,晋阳城西玉泉山下庄园一座!更赐‘丹书铁券’,彰汝殊勋,保汝世代荣华!”
此等封赏,不可谓不厚重!“破阵都指挥使”位高权重,“飞虎军”乃新设精锐,显是寄予厚望,而“丹书铁券”更是免死殊荣,非盖世功勋不可得。殿中顿时响起一片艳羡与惊叹之声。
李存孝却并未如旁人般激动叩谢。他只是再次深深一躬,声音依旧沉稳,那份过分的平静,让李克用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李克用哈哈一笑,似乎浑不在意,他大手一挥,目光炯炯地盯住李存孝,虎目之中竟流露出一种近乎慈父般的温情:“李易!本王观你勇谋兼备,气度非凡,实乃当世罕有的麒麟儿!更难得与吾儿存勖意气相投,并肩浴血,情同手足!本王心中甚喜!存勖乃吾之亲子,而你…”他声音陡然充满感情,“本王欲收你为螟蛉义子,自此你我父子相称!共享这河东基业,他日共取天下!你可愿意?”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收为义子?这已不是简单的封赏,而是要将李存孝真正纳入晋王的核心血脉,地位将无比尊崇!李存勖更是面露惊喜,期待地看向李存孝。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存孝身上。殿内乐声不知何时停了,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李存孝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义子?父子相称?这几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再看看不远处康君立,李存信两位仇人,眼前瞬间闪过一幕深埋心底、浸透血泪的画面——晋阳刑场,五马分尸。
滔天的恨意如同冰封的岩浆在胸腔下奔涌咆哮,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防。袖中,他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才勉强压下那几乎喷薄而出的杀意。他绝不能在此刻暴露!要先灭朱温,然后除二贼,再图晋阳,不负玄机的等待,那沉甸甸的重任…一切的一切,都系于他此刻的隐忍。
他深鞠一躬,头颅低下,避开李克用那灼热的目光,也掩住自己眼中翻腾的冰冷恨意。声音极力维持着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为之的惶恐与哽咽:“晋王厚爱,天高地厚!末将…末将何德何能,敢蒙大王如此垂青?此身卑微,本为漂泊流离之人,得蒙晋王收留,授以军职,已是再造之恩!唯愿以此残躯,为大王,为河东,冲锋陷阵,肝脑涂地!至于父子名分…末将福薄,实不敢僭越!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字字句句,看似谦卑惶恐至极,实则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落针之声清晰可闻。李克用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那“慈爱”瞬间化为错愕,继而转为一丝被冒犯的阴沉。他握着金杯的手指因用力而了。微微发白。如此厚恩,竟被当众拒绝?这是赤裸裸的打脸!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空气仿佛凝固。
就在这几乎令人窒息的僵局中,李存勖霍然起身!他大步走到李存孝身边,面向李克用,朗声道:“父王息怒!恩公…李将军豪爽之人,重情重诺,此乃真豪杰本色!儿臣敬佩万分!”他转头看向李存孝,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更有一丝急智,“父王爱才,欲以骨肉亲情相系,李将军心怀旧诺,此皆赤诚!然,儿臣有一法,或可两全!”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感染力:“儿臣与李将军,自柏乡并肩,于晋阳城下共御强敌,于盘蛇谷中同破十八重劫!同生共死,肝胆相照!李将军救我性命,助我破敌,此情此义,早已超越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