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四军跳出包围圈,大佬会见史迪威,灯塔调停? (第1/3页)
“苏将军!”
“前线炮火越发的猛烈了,从青天党军炮火的密集程度来看。”
“应该是青天党的援军到了。”
“只是不知道,这部分援军是哪个部分的。”
新四军一位将军看向苏长青说道。
“派出侦察兵,侦察一下来者是哪一处的。”
“另外!”
“发动地方部队,按照我军军官的指示!”
“立刻以云岭为基础,构建起弹性防御工事。”
苏长青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成功调动起了对手。
而接下来!
怕是要有源源不断的青天党军,支援淌部。
一旦新四军跳出包围圈的话,那苏长青就会成为首要目标。
面对青天党军的重点进攻。
也只有建立起弹性防御工事,才可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
挡住青天党军可能发起的猛烈进攻,才能为谈判争取更多的筹码。
至于所谓的弹性防御工事,则是苏长青根据大夏国实际国情,再加上吸取了世界顶尖军事防御大师的理论。
而建立的一套防御体系。
其包括多层次防线布局,工事构建与伪装、障碍物与雷区设置、火力配置与指挥,以及后勤保障等几方面。
其中,多层次防线布局方面。
设立观察线:前沿部署少量警戒部队,监视敌军动向,及时报告敌情。
主防线:由多个“刺猬阵地”组成,这些阵地相互支援,形成坚固的防御网络。
反击线:配置机动预备队,一般来说是装甲部队,但苏长青以骑兵替代。
用于在敌军突破防线时进行快速反击。
工事构建与伪装方面。
战壕与碉堡:挖掘多层次战壕,建造坚固的碉堡,提供士兵掩护和射击位置。
伪装与隐蔽:利用地形和自然材料对工事进行伪装,使其难以被敌军发现。
障碍物与雷区设置。
反坦克壕与铁丝网:在防线前设置反坦克壕和铁丝网,阻碍敌军坦克和步兵的推进。
由于青天党军的坦克、装甲车规模小,且投入这一战数量不多。
所以防御部队可以随机应变。
地雷布置:在关键区域布置密集的地雷,对敌军造成额外伤害。
火力配置与指挥方面。
设立交叉火力网:将火炮和机枪等武器分散布置,形成交叉火力,覆盖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
灵活指挥:赋予基层指挥官决策权,根据战场变化迅速调整战术,保持防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