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 第21章 做不了海瑞,又何必做严嵩呢?

第21章 做不了海瑞,又何必做严嵩呢?

    第21章 做不了海瑞,又何必做严嵩呢? (第3/3页)

    他虽已年纪老迈,却仍旧若洪钟。

    “你口口声声祖宗法度,可知我大明最大的法度,便是君臣之义,尊卑之序!”

    “君为臣纲,此乃天理人伦,国之大本!”

    “尔今日巧言令色,以法度为名,行犯上之实,是欲动摇国本,倾覆社稷乎?!”

    他环顾四周,三朝顾命老臣一副拼着要撞死在这殿上的气势,瞬间让一些动摇的文官心中重新清明。

    什么祖宗法度,什么程序公义,什么阉竖横行,任何时候都可以说。

    但在今天,在这个新君第一次亮刀的时候,说了就是白白找死而已!

    甚至死亡也不是结束,还有可能被打入阉党名列,从此与下一波朝堂风向失之交臂。

    ——要知道比买跌更痛苦的,那就是踏空啊!

    方才还跃跃欲试的几位御史,此刻都低下了头,噤若寒蝉。

    张惟贤目光如刀,最后扫视全场,声若洪钟,威压全场。

    “今日殿中,我既在此,看谁还胆敢持有此论?!”

    殿中无人敢应。

    方才被点到名的刑部尚书薛贞,本还想跟着附和几句。

    此刻被张惟贤的气势一冲,竟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软在地。

    大势已去。

    崔呈秀看着瘫倒的薛贞,看着噤若寒蝉的百官,再看看御座上那个面无表情的年轻天子,眼中最后的光芒,终于熄灭了。

    他伸手将头上的乌纱帽摘下,轻轻放在地上。

    然后深深一躬。

    做完这一切,他才最后一次开口,声音里只剩深深的不甘。

    “臣寒窗苦读,万历四十一年时,乃登癸丑科进士,三甲一百三十五名。”

    “当此时,臣已四十有二矣,哪还有弱冠之时的书生意气……”

    “臣初始以年岁所限,未能入翰林。”

    “后又在都察院观政,期满后除河南道御史、又巡按淮扬……”

    “臣之所见,满朝皆贪,遍地皆腐。

    “从京师到地方,无人不为利来,无人不为利往。”

    “天下如此,今又岂独罪臣一人?”

    此话一出,满朝默然。

    穷经皓首是每个文臣的噩梦。

    众人皆知翰林清贵,却又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天之骄子。

    多数人也不过是中人之姿,登科后随波逐流罢了。

    崔呈秀这最后一份辩解,看似未辩,其实还是在辩。

    朱由检,终于有了动作。

    他微微一叹,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无数道目光,顿时齐刷刷地看向了御座之上的朱由检。

    “国朝贪腐,积弊已久。有俸禄过低之因,有士林风气之故,更有……人心贪婪之祸。”

    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些难道朕就不知道吗?”

    他走下御阶,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向殿中的崔呈秀。

    “可是,朕不明白的,崔呈秀啊……”

    朱由检停在他的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你纵使不去做海瑞,又为何非要做严嵩呢?”

    朱由检的话,便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崔呈秀的身子猛地一晃,脸色瞬间煞白如纸。

    他有心再辩,却发现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是啊……

    同流合污者众,为何偏偏自己成了五虎之首,成了阉党的核心?

    不去做孤臣直臣,难道就一定要做那遗臭万年的奸佞权臣吗?

    他所有的辩解,在这一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良久,良久。

    崔呈秀那一直挺得笔直的脊梁,终于垮了下去。

    他对着朱由检,对着新任的少年天子,伏地而拜,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砖上。

    “皇上圣明……微臣,认罪。”

    朱由检挥了挥手。

    锦衣卫如狼似虎地冲上前来,将崔呈秀等七人拖了下去。

    殿中,再次恢复了寂静。

    朱由检缓缓走回御案前,拿起了那三本薄薄的册子。

    殿中百官,顿时一阵难以抑制的躁动。

    群臣们再也不看小看这位冲年天子,心中已是打起来万分小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追随着那三本名录,仿佛那里藏着自己的身家性命,荣辱未来。

    那里面,有自己的名字吗?

    又或者……有政敌的名字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